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862阅读
  • 12回复

【琅邪】【琅琊】【琅玡】、【琅邪郡】【琅琊郡】【琅玡郡】、【琅邪山】【琅琊山】【琅玡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朔漠鹰扬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3-11-25
有时间再研究。
90+成员,中国第一家全无纸化校对公司(2017第8年);QQ32767629;微信jiaodui;公众号jiaoduiw;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11-25
事实上,除“琅邪”、“琅琊”外,还有“琅玡”这种写法。三种写法在史书中的使用情况如下:

(1)琅邪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卷一〇 孝文本纪第一〇
《史记》卷一一 孝景本纪第一一
《史记》卷一二 孝武本纪第一二
《史记》卷一五 六国年表第三
《史记》卷一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史记》卷一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记》卷一九 惠景闲侯者年表第七
《史记》卷二〇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史记》卷二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记》卷二八 封禅书第六
《史记》卷三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史记》卷三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史记》卷四〇 楚世家第一〇
《史记》卷四三 赵世家第一三
《史记》卷四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一六

(2)琅琊
《三国志》《魏书》卷二九 魏书第二九
《南齐书》卷二三 列传第四
《北齐书》卷二〇 列传第一二
《北齐书》卷二三 列传第一五
《隋书》卷七八 列传第四三
《北史》卷八八 列传第七六
《北史》卷八九 列传第七七
《北史》卷九八 列传第八六
《旧五代史》《梁书》卷七 梁书七
《旧五代史》《梁书》卷八 梁书八
《旧五代史》《梁书》卷一四 梁书一四
《旧五代史》《梁书》卷二一 梁书二一
《旧五代史》《梁书》卷二二 梁书二二
《旧五代史》《晋书》卷八一 晋书七
《旧五代史》《僭伪列传》一三四 僭伪列传第一
《新五代史》卷二三 梁臣传第一一
《新五代史》卷六八 闽世家第八
《宋史》卷一 本纪第一
《宋史》卷三二 本纪第三二
《宋史》卷八五 志第三八
《宋史》卷九〇 志第四三
《宋史》卷二〇九 志第一六二
《宋史》卷二五〇 列传第九
《宋史》卷三二五 列传第八四
《元史》卷一六三 列传第五〇
《明史》卷九八 志第七四
《清史稿》卷五九 志第三四

(3)琅玡
《旧五代史》《唐书》卷三八 唐书一四

《旧五代史》《周书》卷一一〇 周书一
《清史稿》卷四一三 列传第二〇〇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5-09
《辞海》第6版:
【琅邪】① 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邪台西北。春秋末越王勾践灭吴,欲北上称霸,曾迁都于此。② 郡名。(1)秦置。治琅邪(今胶南市琅邪台西北)。西汉移治东武(今诸城市),置有铁官、盐官。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改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市北)。北魏移治即丘(今临沂市西),隋开皇初废。(2)东晋太兴三年(公元320年)侨置。咸康元年(335年)桓温为太守,分江乘县地为实土,治金城(今江苏句容市北)。南朝宋改南琅邪郡。南齐永明初迁治于白下(今南京市北,幕府山西南)。陈废。③ 古县名。秦置。治今山东胶南市琅邪台西北。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丰泉县于此,大业初又改琅邪。唐武德初废。秦为琅邪郡治所。
【琅邪山】① 亦称“琅玡山”、“琅琊山”。在山东省东部胶南市南境。面临黄海,下有港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游登此,建琅邪台和石碑。秦二世亦曾来此。② 亦称“琅玡山”、“琅琊山”。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因东晋琅邪王(元帝)避难于此得名。最高峰海拔317米。层峦叠嶂,曲径幽泉,林壑优美,有醉翁亭、琅邪寺、归云洞、无梁殿等古迹和摩崖碑刻数百处。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注:(1)《辞海》释文用到了“玡”字,但字头中却找不到“玡”。(2)琅邪山的“邪”读,见下。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05-09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名录》(1994):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琊) yá   琅玡(Lángyá),山名,在安徽。② 琅玡(Lángyá),山名,又地名,都在山东。

《现代汉语词典》第6、7版:
yá   琅玡(Lángyá),山名,在安徽。② 琅玡(Lángyá),山名,又地名,都在山东。
yá   用于地名:~川(在贵州)。② 同“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yá  琅玡(lángyá) [名] 山名,一在山东,一在安徽。

《新华词典》第4版:
【琅玡】① 山名。在山东胶南。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在山上筑琅玡台。迁民户三万于台下,并刻石立碑于此。② 古都名。秦置,西汉相沿不改,治所在今山东胶南西南。东汉、三国、西晋为琅玡国,隋为琅玡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2013):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乾風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7-28
“琅琊山”为何叫“琅耶山”!

对于滁州人,“琅琊山”当然很熟悉,但奇怪的是琅琊山山门上的匾额却赫然写着“琅耶山”。此问题不只一次被人提及,E滁上也有网友多次指出过。网友们对此认为有可能是“琊”和“耶”字古代通用。也有人认为是当年苏轼写错了。

搜索网上资料,还真有关于此事的报道,不过对此事较真的却是一位合肥网友,江淮晨报记者对此分别采访了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和安徽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徐在国教授。据记者称,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有关同志说“耶”和“琊”可能是通假字。而徐教授认为:“耶”这个字在古代的确是“琊”的通假字。

作为一个滁州人,玩者认为有必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在查阅了国内最权威的三部字典《词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以及《说文解字》等相关古籍资料之后,玩者得到一些看法,想与网友一起共享,鄙陋之处,也望方家指正。

一、众说纷纭“琅琊”山

书本上和身边与“琅琊”二字相似的字很多,让人有点头晕脑胀。有 “琅琊”,有“瑯琊”,还有“琅玡”。究竟哪个是正宗?东汉许慎曾经系统编纂了中国第一本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也是记录中国早期汉字的一部字典。上面既无“瑯”,也无“琊”或 “玡”,只有“琅”和“邪”字。 汉语大字典中“琅琊”词条是这样解释道:“琅琊”也做“琅邪”。 也就是说“琅琊山”最初的名字应当叫“琅邪山”。

“琅邪山”为何又变成“琅琊山”?清代朴学大师段玉裁在《说文注》中,对此做了以下注解:“按汉碑琅邪字或加玉旁,俗字也!”原来,是后人在“邪”字旁误加了玉(也就是王字旁,玉与王通),以讹传讹,久而久之,“邪”字写成了“琊”字,“琅邪山”变成了“琅琊山”。而如今瑯琊寺中的“瑯”字也应当是后人在“琅”字后边加了“阝”,“琅”字变“瑯”字!

二、从琅邪山到琅耶山

前文已经说过,琅琊山应当叫琅邪山。为何又改称琅耶山呢。段玉裁这么注解:“(邪)近人隶书从耳做耶,由“牙”、“耳”相似。”原来又是后人的误写。汉隶书中“牙”和“耳”写的很相似,所以汉唐人误把“邪”写成“耶”了,以至后代“邪”与“耶”通假了(但是江淮晨报记者所言:“耶”和“琊”通假,我认为并不严谨)。不管怎样,从此琅琊山又可以称为琅耶山了。所以,宋朝苏轼把“琅邪山”写成“琅耶山”的做法,在他的朝代是完全正确的,这得给苏大学士正个名。

为何“琅琊”最初取名“琅邪”,这个现在人听起来有点神神道道的名字呢,原因在于“邪”字在文字演化中发生了变化。《说文》中说:邪,琅邪郡也!其实“邪”字的右耳旁“阝”是 “邑”的变形,而“邑”本义是人群聚居的地方、国名、地邑名、封地名,也就说“琅邪”本来就是特指郡名。而后来“邪”字被假借表示邪正的“邪”,其本字是“衺”,(“衺”,恶也!),但后来“衺”很少见,这个字的意义干脆就用“邪”来代替了。“邪”由古义“郡名”变成了现代的邪正的“邪”了。

三、滁州琅琊山 ,山寨版?

据汉语大字典中“琅琊”词条所指:“琅琊”也做“琅邪”,“瑯琊”。1、郡名。秦置。旧治在今山东省胶南境内。2、山名。一在在今山东省胶南境境,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游登此,建琅琊台和石碑。一在安徽省滁县西南。”据前人考证“琅邪”这个名字,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孟子》上就有记载,但不知确切的地点。后世能够真正确定的“琅邪”郡,是由秦朝所设,后来各个朝代相互沿袭下来。这样看来最初的琅琊郡和琅琊山应当在山东胶南县,而我们滁州的琅琊山正是从这琅琊演化而来(详见后文)。至所以,我们滁州琅琊山更加的有名,为世人所知,更多得益于琅琊王和欧阳修等众多名人和名文的效应。

四、两个“琅琊王”,孰是孰非?

滁州的琅琊山得名源于琅琊王,这个众所周知。但是历史上可以确切考证的琅琊王有几十位之多,到底是哪位琅琊王呢?在这个问题上,三大字典出现了分歧(甚至读音都有所不同,《词源》认为琅邪山的“邪”应当读“ye”),《词源》和《辞海》认为是东晋元帝司马睿,而《汉语大字典》和《中国名胜词典》则认为是西晋琅琊王司马伷。

《词源》引证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云:“东晋元帝为琅琊王,避地此山,因名。”。滁州《琅琊山志》也持此看法: “东晋以前,此山(琅琊山)不知何名。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在山上兴建寺院、开凿山泉时,按东晋元帝司马睿任琅琊王时曾‘寓居于此’的传说,称其山为‘琅琊山’,山中的溪水称‘琅琊溪’。”

《汉语大字典》引用证据的是《江南十一·滁州》,云:“琅邪山,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琊王伷出涂中(也就是今天的滁州)时尝驻此,因名”。我翻阅了《晋书·琅邪王伷列传》找到这样一段话:“琅琊王伷督率所统,连据涂中,使贼不得相救”。看来,琅邪王司马伷确实在滁州待过,而且据《晋书》所载,这位琅琊王司马伷好生的厉害,三国之一的吴国就是被这位琅琊王所灭。

到底是哪位琅琊王呢?论辈分,司马伷是司马睿是亲爷爷,按级别,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而司马伷虽战功显赫,但是毕竟个王爷。很遗憾,玩者没有看过最近编的《滁州志》,但我猜测,很可能《滁州志》是认为琅琊山的由来源自元帝司马睿,毕竟中国人最崇拜九五之尊的皇帝。

http://bbs.chuzhou.cn/thread-81841-1-1.html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1-30
《汉语大词典》:
【琅邪】亦作“琅琊”。亦作“瑯琊”。1.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2.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清黄景仁《晓过滁州》诗:“最高知瑯琊,翠色披滿襟。”3.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東陼鉅海,南有琅邪。”郭璞注引张揖曰:“琅邪,臺名也,在渤海間。”4.指秦琅琊刻石。金松岑《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會稽》;詞賦之《連珠》、《七發》是也。”

台湾《国语辞典》:
【琅邪】láng yé  郡名:(1) 秦置,在今山東省諸城縣。(2)南朝齊置,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也作「琅琊」、「瑯琊」。
【瑯琊】láng yé  郡名:(1) 秦置,在今山東省諸城縣。(2) 南朝齊置,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也作「琅邪」、「琅琊」。
【琅邪山】láng yé shān  山名:(1) 在今山東省諸城縣東南,秦始皇曾登此山,築琅邪臺,立石刻以紀功頌德。(2) 在今安徽省滁縣西南。晉元帝為琅邪王時,曾避居此山,因以為名。也作「琅琊山」、「瑯琊山」。
【瑯琊山】láng yé shān  山名:(1) 在今山東省諸城縣東南。(2) 在今安徽省滁縣西南。也作「琅邪山」、「琅琊山」。
-----------------------------
“瑯”,同“琅”;“”,同“玡”。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1-31
《辞源》第3版(2015):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02-07
赵所生 201825日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为何有两处琅邪】琅邪(yá),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此地诞生了琅琊三大家族(诸葛氏、王氏、颜氏)。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zhòu),西晋建立后获封东莞郡王,后改封琅邪王。西晋伐吴途中,他曾率军驻扎在安徽滁县的摩陀岭,后人遂将此岭改名为琅邪山。此即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蔚蓝而深秀者,琅邪也”。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05-09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琅邪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琅邪山时所立石刻。琅邪山在今山东省胶南市。见秦刻石。
【滁州市】中国安徽省辖地级市。…… 名胜古迹有琅琊山、醉翁亭、韭山洞、神山寺、皇甫山自然保护区,还有明代朱元璋创建的中都城等。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0-04-21
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http://lgw.chuzhou.gov.cn/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0-07-01
“琅琊”何在,苏鲁皖三地凭什么争?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持续热播,剧中出现的地名“琅琊”、“琅琊山”也跟着受捧,安徽滁州、江苏南京、山东沿海等地都想傍剧扬名。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管委会更是走在前面,为提升琅琊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
  那么,作为地名的“琅琊”、“琅琊山”到底在哪里呢?
  琅琊,在历史文献中多作“琅邪”,也写作“琅玡”、“瑯琊”。据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即有琅邪邑。春秋战国之际,越王勾践将国都从会稽迁往琅邪,并筑起琅邪台。
  琅邪县的设置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之后,以之为郡,并建筑县城作为琅邪郡的治所。据学者考证,秦琅邪故城,在今山东省青岛市境内。西汉一代,琅邪或为郡,或为侯国。琅邪郡(国)的大致范围在今山东省日照市大部、青岛市南部、临沂市东北、潍坊市南部一带。而后的新莽、东汉、曹魏时期,琅邪一地屡有变迁,但大致地理即在今山东省东南一带,并无大变化。
  西晋灭亡,衣冠南渡,开始了南北朝时代。在北方,琅邪即成为北魏属县。而南京、滁州两地的“琅邪”也诞生于此时。
  晋室南迁以后,为安置北方渡江南下的移民而设置新郡,并沿用其北地旧名,即所谓“侨置郡县”。东晋南朝境内的琅邪郡,亦称“南琅邪”,《宋书·州郡志》载:“南琅琊,太守。晋乱,琅邪国人随元帝过江千馀户,立怀德县。丹阳虽有琅邪相而无土地。成帝咸康元年,桓温领郡,镇江乘之蒲州金城上,求割丹阳之江乘县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临沂县。”《太平寰宇记》亦有记载:“西晋乱,元帝自广陵渡江,……寻以江宁为琅邪国,盖袭帝始封之名,在今废江乘县界。”
  在东晋南朝境内,侨州郡县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在建康一带(江苏南京市),侨置有魏郡、高阳郡、广川郡、琅邪郡、堂邑郡;在京口一带(江苏镇江市),侨置有兖州、青州、(南)徐州、(南)平昌郡、(南)高密郡、(南)东海郡、兰陵郡、乐陵郡。
  琅邪山,一直都是在山东境内。《水经·潍水注》,琅邪台在琅邪山上,“台在城东南十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明一统志》:“琅邪山,在诸城县东南一百五十里,东枕大海。齐景公欲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即此”。至于安徽滁州境内的琅邪山,其实也与东晋南渡有关。《太平寰宇记》载,“因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乃名之“琅邪山”。后因宋代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使滁州琅邪山声名远播,而今山东省内的琅邪山则不多为外人所知。

见: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5937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2-07-19
[attachment=15881]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22-08-23
《辞海》第7版作【琅邪】【琅邪山】。BTW7增加了字头“”。

见:https://www.cihai.com.cn/index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