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745阅读
  • 1回复

八年磨砺 打造精品——略谈《新华成语大词典》的编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4-08-05
八年磨砺 打造精品
——略谈《新华成语大词典》的编写
    
楚永安 赵克勤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而意赅,有着极强的表达功能。学习成语,可以丰富知识,增强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20世纪50年代末,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语成语小词典》。词典虽小,影响巨大,一时风靡全国,至今仍长销不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化的复兴,成语词典的编写也引起学界重视,各类成语词典纷纷出版。作为“辞书王国”的商务印书馆,在21世纪之初,又推出一部中型的《新华成语词典》,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此后历时八年,最终编写出版了这部《新华成语大词典》。

  本词典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着眼于文化的积累、传播与普及,既具查阅和学习功能,同时也为文史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在编写中以丰富的语料为依托,博采众家之长,反复磨砺,力争后出转精,打造出特色鲜明、水平上乘的新品。

  收词是词典编写第一要务

  本词典收词在同类词典中数量较多。成语从形式上看多为以两字一顿组成的四字结构,是古汉语中行之已久的语音组合形式。除此外在特征,从内部构成来看,成语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拆分、替换或增减。成语的内涵丰富,大都具有表意的双层性,即字面义之外,还有指称、比喻、借代、形容等作用。我们依据上述特点来界定、收录成语。作为一部大型的成语词典,在收词上必须扩大范围,增收新的条目。新的条目一是从古籍中发掘,二是从现代汉语中进行遴选。古籍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语言宝库,从中可以新发现很多一般词典失收而有借鉴价值的成语,如上善若水、火鼠冰蚕、跬步不离、厉精更始、了然在目、穷源探本、趋之如市、去华崇实等。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成语自然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更之中。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新家族成员不断增加。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从古籍中选择现成的四字短语加以利用。如在政治生活中使用率极高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学术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厚积薄发”等,都属于这一类,自然应对其加以收录。另一种情况是人民群众在语言交际中创造出来的新成语。其中有的带有文言色彩,如“德艺双馨、天道酬勤、脱贫致富、反腐倡廉”等。收录这类成语可能不会引起异议。其他有些则口语色彩较重,如“实话实说、对号入座、砸锅卖铁、打擦边球”等,有人将其归之于俗语(惯用语),拒之于成语的门外,这是一种偏见。古人对流行于民间的谚语、俚语非常重视,在文章中时有引用。如《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唇亡齿寒、投鼠忌器”这类由古人口头创作形成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我们现在对人民口头创作的成语自不应加以排斥。本词典对这类口语化的成语,采取包容的态度,有选择地予以收录。四字短句或词组在汉语中俯拾皆是,对那些不具备成语要素的,如“国家大事、巨大无比、决不姑息”等,则不予收录。

  释义决定词典质量

  成语词典的释义较之一般词典更为复杂。成语的含义大都有两个层次,一是表层的字面义,二是深层的整体义和语用义。所谓语用义是指成语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所表示的意义。对成语的释义可以只讲整体义或语用义,而忽略字面义。但作为成语词典,这就显得不够。成语中有不少文言字词,会给一般读者造成理解的障碍。所以本词典采用全方位的释义方式,首先对难字难词进行注释,必要时还串讲或翻译,然后再诠释其整体义或语用义。如“何去何从”,《现代汉语词典》(6)的释义为:“指在重大问题上采取什么态度,决定做不做或怎么做。”本词典则释为:“去:离开。从:跟随,遵从。离开哪里?走向何处?指惶惑无所适从。也指在重大问题上进行选择。”《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立足于现代语境下该成语的指称义。而本词典则先释难字难词,然后翻译,在此基础上说明其指称义。因为这个成语古今通用,所以指称义有两层,先古而后今。这样释义可以让读者对成语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详尽、全面,可以说是本词典释义的特点之一。

  对成语整体义、语用义的理解建立在对单字释义的基础之上,单字解释错了,整个成语的解释也就随之而误。如“负德孤恩”,《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缺少恩义”,把“负”理解为“缺少”。这是错误的。“负”,这里是辜负的意思。“孤”,用同“辜”。这个成语也作“负德辜恩”或“辜恩负德”,其整体义当为“辜负了别人的恩德”。又如“负俗之累”,《辞海》解释为“遭受世俗批评、议论之类的牵累”,把“负”理解为“遭受”。实际上这里的“负”是违背的意思,是个人的主动行为,而非被动的遭遇。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因不合世俗而带来的祸患”。重视难字难词的释义,由点及面,力求准确无误,这是本词典释义的第二个特点。

  成语的意义,有的可以直接从字面上去理解,有的则不能,字面义和实际的语用义差别很大。所以对成语的释义不能仅着眼于字面,仅凭语感,而应根据语料,认真分析用例,进行科学的概括。如“形如槁木”,有的词典释为“形容人消瘦不堪”。仅从字面上看,这个释义似无不可。但实际上与语用义相去甚远,属望文生义。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漠无情耳。”从古今的大量用例中,我们找不出该词形容人消瘦的例证。根据《庄子》原文、郭象注释,并依据大量的用例,本词典释为:“‘形如槁木’常与‘心如死灰’连用,形容心境沉静,不为外物所动。”这两个成语还有其紧缩形式“槁木死灰”,义与此同。又如“阿娇金屋”,来源于“金屋藏娇”,《汉语成语辞海》释为“指美丽高贵的女子”。引用的例证是明周履靖《锦笺记》:“阿娇金屋元相配,太真玉镜宁无对?”然而这个例证显然与释义不符。“阿娇金屋元相配”是说“阿娇”是美人,“金屋”是华丽的房子,这两者是相配的,意为只有阿娇才配住金屋。因此,仅“阿娇”而非“阿娇金屋”指美丽高贵的女子。至于“阿娇金屋”的意思,《新华成语大词典》根据宋周必大诗中“阿娇金屋聚芳菲”以及明汤显祖《紫钗记》“好飞入阿娇金屋,头上窥觇”两例,释为“美女居住的地方”,才是正确的。根据例证来概括和验证释义,做到义例的统一,是词典编写的重要方法,也是本词典始终遵循的一个原则。

  例证是正确释义的依据

  成语例证显示其演变和发展。本词典在编写之前已储存了大量语料,在编写过程中又根据需要不断搜集补充。这均为例证的选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本词典对例证的选用,上溯于古,下取于今。上溯于古是为了寻本求源。凡是源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的成语,皆引用古代文献资料进行说明,务求厘清其来龙去脉。下取于今,则是重视现代例句的选用,以增强词典的实用性。

  本词典引用的例句也相当丰富,且经过精心的选择。选择例句主要从其语言的典型性、内容的正确性以及时代的代表性来考量。古今常用的成语一般用例较多。如“沉鱼落雁”,除引用《庄子》以考其来源之外,又引用了宋代、明代、清代及现代的例句。通过这些例句,可以明其源流,了解其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品中的使用情况。有心的读者,自可通过不同角度的解读、品味,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见:http://www.cssn.cn/yyx/yyx_slqh/201310/t20131029_746572.shtml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08-05
《新华成语大词典》编纂记略

乔 永

  《新华成语大词典》是商务印书馆近年来完成的一个大型辞书项目,也是我入馆后参加的第一个大型辞书项目。它的编写提议与立项是在2003年底商务印书馆军都年终总结会上。会议讨论商务的辞书品种和辞书规划。有感于商务长期没有大型成语词典的现实,决心编一部与《汉语成语小词典》《新华成语词典》配套用的大型成语词典,暂名《新华成语大词典》。
  2004年初,当时的汉语室成立了由《新华成语词典》主编许振生为组长,成员有王玉和我共三人组成的《新华成语大词典》编纂筹备小组。初定许振生担任主编,王玉、乔永担任责编。我们开始了调查市场、研究读者的需求等准备工作。
  筹备小组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根据商务辞书编纂的一贯理念,强调原创性,所有词目都由语料总结分析而来,所有书证都是在语料中精选出来的需要。首先是收集资料,分两个方面,先是语料准备,购买了唐宋明清人笔记、《元曲选》和近现代文学名著等。请汉语室的编辑们分头勾词、剪贴、制成卡片。一年多时间制成20多万张卡片,与编写《新华成语词典》时的20万张卡片互补,形成了40余万张的卡片语料库。另一方面,馆里购买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数字语料。数字语料补充了卡片语料的不足,可以满足《新华成语大词典》所有收词词目的确立、释义的归纳和书证的选择。
  其次,我们考察了1980年代以来出版的所有大型成语词典收词与体例。如《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华成语大辞典》等十多部大型成语词典。这些大型成语词典都收词丰富。收词最少都在2万条以上,几乎囊括了广义上所有的成语,最多的甚至收了4万多条。
  这些成语词典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极大地丰富了成语市场,满足了部分读者使用的需要。但由于对成语的研究不够,标准不一,这些词典无论词目还是释义各有优缺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收词杂乱,成语、惯用语、甚至歇后语,二字、三字、甚至十余字的都有收录。有的释义比较粗疏,或与书证不符。有的出现书证错误、引书出处错误等。我们站在读者的立场,设身处地地考虑目前市场的需要。研究已有成语辞书,收集编写资料和研究成语词书体例。
  研究现有成语词典和成语资料,我们逐渐形成了《新华成语大词典》收词范围。应包括1.文献典籍书面语中目前较常用的成语。2.现代不常用的古代较生僻的成语。3.或来源于古代神话、古代寓言故事、历史传说、压缩名句。4.从广义看是固定词组、形式短小的四字语及节缩古书语句。5.鲜活的现当代汉语中产生的成语。
  根据成语体例要求,我们确定了收词的来源、标准和规模。词目的收集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根据我们收词的指导原则从我们剪贴的40万张卡片中收词。二是整理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的《新华成语词典》词目并以之为基础词目。三是全面核查商务已出版的其他成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等现代汉语类词典的成语收词。在成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我们的收词原则并指导我们收词。整理资料卡片的作用是巨大的。丰富的语料卡片为收词立目提供了整合《新华成语大词典》词目的依据。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许振生、王玉和我开始分类收词。我在收词的实践中,撰写了《成语鉴别与成语词典收词标准的量化定性研究》一文,这不失为成语词典收词的一个有效可行的标准。经过近1年的努力,整理出《新华成语大词典》拟收成语3万余条,交编写者审定词目。
  20055月,召开第一次编写会议。筹备小组提交了审定词目表、引书表和编写样稿。讨论并确定了编纂的宗旨、体例,讨论了编写的样稿。确定赵克勤、楚永安、许振生、史建桥、何宛屏、金欣欣、乔永、王玉等8人参加编写。
  会后开始试编写,每人根据安排选一个字母做五六十条,根据体例和样稿编写试写样条。试写样条做完后,全部交赵克勤老师审查。7月份,召开第二次编写会议,点评试写样稿。指出每人的特点和不足,指导应该注意的事项,商定交稿时间和出版时间。这些编写者和审定者对目前大型成语辞书的问题与不足有清醒的认识,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编写目标。他们还有合作精神,每个人在编写过程中遇到其他字母应该收的词目或好的书证,都会抄录、转交。赵克勤、许振生经常与大家交流编写心得。
  2007年开始陆续交稿。交稿的过程是漫长的,除赵克勤、楚永安二位外,其余都在工作一线,都是工作之余抽时间撰写。由于强调原创性,撰写每个词目都要看卡片和语料库。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下班都带着卡片,持续了三年多才全部交完。好在是流水作业,先做完的先审稿,先审完的先定稿。赵克勤、楚永安、许振生等先生做完后,从2008年开始了审定统稿工作。
  2009年,第一辞书编辑室成立,馆里安排我全力以赴带领古汉语编辑团队负责《辞源》第三版修订工作,《辞源》修订方案、体例的制定、聘请专家等占了我大量时间。《新华成语大词典》编辑加工、统稿等交许振生、王玉、段濛濛。许振生、王玉、段濛濛在统稿和编辑加工过程中从核对书证、词目照应、副条增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新华成语大词典》的质量。
  辞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生命力,是我们的目标。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新华成语大词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体现在收词立目与释义上。我们做到了准确的释义,贯通古今,翔实的书证,溯源及流,我们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编写队伍功不可没。赵克勤、楚永安、许振生三位老专家将他们几十年的编纂、审稿智慧全用在了编纂与审稿定稿上,弥补了年轻人经验的不足;何宛屏、史建桥二位主任兢兢业业;金欣欣、王玉、乔永年轻人充分发挥数字书证查找的优势,爬罗剔抉、忽忽经年。特别是王玉,查找书证、一丝不苟,弥补了老专家数字资料使用不便的不足。
  回顾《新华成语大词典》近10年来的编纂经历,我们基本上是沿着现代辞书编纂理念与思路前进的。当然仍有一些遗憾,很多问题仍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仍漏收了一些成语。期望着今后修订时提高。

见:http://www.cp.com.cn/Content/2014/07-10/0933054103.html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