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83阅读
  • 5回复

【马兰】【马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2-10-10
《现汉》《现规》《汉大》二者均收,分别释义《大百科》二者均收,分别释义,且二者的拉丁名不同;《辞海》第5二者均收,分别释义,且二者的拉丁名不同,但第6、7版只收“马兰”,不收“马蓝”;在《中国植物志》中,只能查到“马兰”,查不到“马蓝”“马兰”与“马蓝”是什么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第5、6、7版:
【马兰】mǎlán  [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像粗锯齿,花外缘紫色,中间黄色,形状跟菊花相似。全草入药。
【马蓝】mǎlán  [名] 常绿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叶子有柄,椭圆形,边缘像锯齿,暗绿色,花紫色。茎叶可制蓝靛,根和叶子可入药。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马兰】mǎlán  [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状椭圆形,边缘呈粗锯齿状;花多呈黄色筒状或淡紫色舌状。嫩苗可食,全草可以做药材。也说马菜、马兰头。
【马蓝】mǎlán  [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倒卵状椭圆形,上有稠密狭细的钟乳体,花冠淡紫色。叶可制蓝靛,叶和根可以做药材。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8-12-20
《辞海》第5版:
【马兰(Kalimeris indica)别称“鸡儿肠”,俗称“马菜”、“马兰头”。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有粗锯齿,主脉三条基出。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外围为一层淡紫色舌状花.中央为多数黄色管状花。生于路边、旷野。中国各地常见;印度也有分布。嫩苗供食用:全草或根入药,性凉、味辛,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痢疾、吐血、鼻衄等症。亦用治病毒性肝炎等。
【马蓝(Strobilanthes eussa)别称“南板蓝根”。爵床科。多年生草本,茎基部稍木质化。叶对生,干时黑绿色,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具钝锯齿或全缘.上面有稠密、狭细的钟乳体。穗状花序通常有两或三节,每节有两朵对生的花:苞呈叶状,早落;花冠淡紫色。产于中国西南部、东南部:亦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及日本九州。叶可制蓝靛;叶和根供药用,治腮腺炎等。

《辞海》第6版:
【马兰(Kalimeris indica)】亦称“鸡儿肠”,俗称“马菜”、“马兰头”。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有粗锯齿,主脉三条基出。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外围为一层淡紫色舌状花,中央为多数黄色管状花。生于路边、旷野。中国各地常见;印度也有分布。嫩苗供食用;全草或根入药,性凉、味辛,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痢疾、吐血、鼻衄等症。亦用治病毒性肝炎等。
【马蓝(Strobilanthes eussa)】(未收)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8-12-20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马兰(Kalimeris indica; Indian kalimeris)】菊科马兰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马兰头。以嫩茎叶供食用,原产亚洲南部及东部。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有采食野生马兰的习惯,江苏、北京等地已开始人工栽培。……
【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conehead)】爵床科马蓝属的一种。草本植物。名出《本草图经》。茎高达1米。叶对生,卵形至椭圆矩圆形,长20厘米,边缘有浅锯齿,少有近全缘。……

《汉语大词典》:
【馬蘭】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蓬艾親入御於牀笫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洪兴祖补注:“《本草》云:馬蘭生澤旁,氣臭,花似菊而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马兰》:“馬蘭湖澤卑溼處甚多,二月生苗,赤莖白根。長葉有刻齒狀,似澤蘭,但不香爾,南人多采汋曬乾,爲蔬及饅餡。入夏高二三尺,開紫花,花罷有細子。”2.即马蔺。贺敬之《放声歌唱》诗:“把马兰纸的《整风文献》和《七大决议》放在我的口袋里。”《新华日报》1943.3.4:“两月前,水未结冰,池里经常泡着与石灰混在一起的马兰草。”参见“馬藺”。3.见“馬欄”。
【馬藍】1.常绿草本植物。呈灌木状,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暗绿色,有光泽。花紫色。茎叶可制蓝靛。《尔雅·释草》:“葴,馬藍。”郭璞注:“今大葉冬藍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蓝淀》:“蓼藍、馬藍、吴藍等皆撒子生。”2.见“馬藍頭”。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0-01-21
《人民日报》20191026日第8版:摩托车在盘山道的“肘弯”上爬行攀援。路边闪过山茶树和野茼蒿、马兰的影子,枫叶青中转红。

《人民日报》20171120日第24版:因它的坯布来自一团棉花,染料又是草,“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这草们从地里破土抽芽,名字里都有一个蓝天的蓝——蓼蓝、菘蓝、木蓝、马蓝、苋蓝。所以,蓝印花布是染天色,接地气。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0-07-06
《中国植物志》: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菊科 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紫菀族 Trib. Astereae
马兰属 Kalimeris
马兰组 Sect. Kalimeris
马兰 Kalimeris indica (L.) Sch. -Bip.

中国植物志>> 第74卷 >> 菊科 Compositae >> 马兰属 Kalimeris
1. 马兰(本草纲目) 马兰头(救荒本草)鸡儿肠(误用名)田边菊 路边菊 鱼鳅串 蓑衣莲 图版30: 1-3

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0月。

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及东部。林奈的原始标本采自中国。

见:http://www.iplant.cn/info/Kalimeris%20indica?t=z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02-21
《辞海》第7版:
【马兰(Aster indica)】亦称“鸡儿肠”,俗称“马菜”“马兰头”。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有粗锯齿,主脉三条基出。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外围为一层淡紫色舌状花,中央为多数黄色管状花。生于路边、旷野。中国各地常见;印度也有分布。嫩苗供食用;全草或根入药,性凉、味辛,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痢疾、吐血、鼻衄等症。亦用治病毒性肝炎等。
【马蓝(Strobilanthes eussa)】(未收)
---------------------------------------
《辞海》将马兰的拉丁名 Kalimeris indica 改成了 Aster indica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