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幽州(Youzhou Prefecture)】中国古代地区名。① 先秦时代人们地域概念中的“十二州”、“九州”之一。《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伪孔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尚书·禹贡》九州中无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时。”医无闾即今辽宁境内医巫闾山,貕养泽故址在今山东莱阳东。河、泲指今河北、山东境内的黄河和济水。菑、时两水皆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附近。可知《周礼》所谓幽州包有今辽宁、河北(含北京、天津市)、山东北部地。《尔雅·释地》:“燕曰幽州。”郭璞注:“自易水至北狄。”燕指战国燕地,燕将秦开东北拓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一带)为界(《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一作幽陵、幽都,《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北至于幽陵”。张守节正义:“幽州也。”又“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正义:“北方幽州,阴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②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察广阳、涿、勃海、代、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玄菟、乐浪十一郡国,南起今山东马颊河以北,包有今河北平原中部、冀北洋河流域以东,坝上高原以南,辽河流域及朝鲜北部地。成帝绥和元年(前8)、哀帝元寿二年(前1)曾改称州牧。东汉勃海郡改属冀州,建武六年(公元30)弃单单大岭(今朝鲜东北剑山岭、阿虎飞岭等)以东地。于是南境缩至海河、大清河以北。十一年初断州牧不再自诣京师,开始有固定任所,驻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十八年仍称刺史。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局势混乱,地方势力割据州郡,五年以列卿出领州牧,以本秩任州,内亲民事,外掌兵马,于是职权加重,遂由监察区演变为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附合《禹贡》古典九州,并幽州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幽州。幽州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北端的交通要道,驻地蓟城原为燕都,是重要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南通齐、赵,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州境上谷至辽东,“有鱼盐枣栗之饶”,“东有真番(今朝鲜北部)之利”(《汉书·地理志》)。东汉时由于塞外鲜卑族兴起,逐渐南迁塞内,北界内缩,约相当今明长城稍北一线。末年,公孙度据辽东自号平州牧,魏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复合为幽州。晋咸宁五年(279)再分五郡置平州,今辽宁六股河、大凌河以东地最终自幽州分出,辖境大为缩小。东晋十六国时,北中国陷于大分裂,幽州是北方的象征,各割据政权为显示正统,纷纷设置幽州。除据有原幽州(蓟城)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各政权外,东晋侨置幽州于三阿(今江苏金湖县东南),成汉刘渊置幽州于离石(今属山西),前赵刘曜置幽州于北地(今陕西耀县),后燕慕容熙又曾建幽州于令支(今河北迁安西),北燕高云建幽、冀二州于肥如(今河北迁安东),夏赫连勃勃置幽州于大城(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南),南燕置幽州于发干(今山东临沂市)。北魏统一北方以后的幽州,辖境仅有今北京市、天津市及周围河北部分地。③ 隋唐时幽州是北方的军事重镇。隋大业初改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又为幽州。州治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据《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记载,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隋大业四年(608)凿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同年,又动员江淮以南民夫、船只运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洛口(今河南巩义市东北)等黄河沿岸诸港口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由于永济渠的通航,运河终点涿郡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当时幽州(涿郡)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唐贞观十八年(644)出兵高丽,分水陆两路,陆路也以幽州为后方大本营。唐代中期,东北诸族势力强盛,先天二年(713)置幽州节度使于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节度使,兵力九万余人,约占全国十节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宝末,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驻柳城郡,今辽宁朝阳)、河东(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一带)三节度使和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即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史思明自立为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广德元年(763)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史朝义部下李怀仙降,朝廷即授为幽州节度使;其时平卢已没于北族,唯存平州(今河北卢龙),平州城内驻有卢龙军,幽州节度使遂兼领卢龙节度使。此后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只称卢龙。幽州为安史之乱后长期不奉朝命割据一方的河北三镇之一。直至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十二月为晋王李存勗所灭,割据达150年之久。天福元年(936),后晋石敬瑭以幽蓟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为南京。据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石经题记,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行是当时经营同类行业的组织,表明了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繁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