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疏漏一例
【按语】这是报界一位对语言文字很有研究的朋友的一篇短文,这里推荐给大家。我本人很同意本网站一些网友的主张——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要做空泛的议论,而要认真地考察它的得与失。这位朋友出于职业的习惯,对媒体上的语言文字一向喜欢较真。这一次他又一页一页地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看它哪些地方处理得高明,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尽如人意,哪些地方有不能原谅的(因为他们在宣传上过于自信了)硬伤。如果我们大家都以这种“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态度去考察一部学术著作,会有利于我们在做学问方面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短文】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疏漏一例
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称《规范》)出版以来,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说是高质量,有人说是精品,还有人说是汉语辞书的里程碑。近日我不断翻阅学习这部辞书,发现疏漏之处甚多,下面举出一个例子来:
大家都知道一年分四季,每季有三个月。古人把每季的三个月,分别叫做“孟”“仲”“季”,这样一年十二个月就分别有以“孟”“仲”“季”开头的名称,可是《规范》的词目里只有“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和“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却没有“季春、季夏、季秋、季冬”。辞书立目讲究系统性,就好像有“李白”就一定要有“杜甫”。《规范》缺少了由“季”字开头的四个月份的名称,我认为这是疏漏。
这个疏漏是怎么造成的呢?说来有趣,责任原来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称《现汉》)。请比较《现汉》和《规范》的词目:
《现汉》:孟春、孟冬、孟浪、孟秋、孟什维克、孟夏
《规范》:孟春、孟冬、孟浪、孟秋、孟什维克、孟夏
《现汉》:仲裁、仲春、仲冬、仲家、仲秋、仲夏
《规范》:仲裁、仲裁人、仲春、仲冬、仲家、仲秋、仲夏
《现汉》:季度、季风、季风气候、季候、季节、季节工、季节洄游、季军、季刊、季世。
《规范》:季度、季风、季风气候、季节、季节工、季节性、季军、季刊、季世。
两部辞书的词目,所差无几。如果《现汉》收了“季春、季夏、季秋、季冬”,估计《规范》也就不会产生上面说的疏漏了。话又说回来,如果《规范》补上了这四个词目,那不更显出它是精品、高质量吗?编写辞书要在求真上下功夫,不要在炒作上下功夫,不知读者是否赞同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