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辞典》:
【琉球】① —作瑠求。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琉求……自彭湖望之甚近。”《元史·瑠求传》:“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瑠求相对。”所指即今台湾本岛。② 古国名。在中国东南大海中,日本之西南,为群岛之国,即今琉球群岛。其古米山为大琉球,又有岛为小琉球,即今日本之冲绳等岛。明初有三王,即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后由中山王统一。国主受明封,屡遣使来华。明朝人又以今台湾为小琉球,以别于琉球。
【流求】即台湾。汉魏时称东鳀、夷州,隋时始称流求,一直沿用至宋元。亦作琉求、留求、瑠求、琉球。明称小琉球,中叶后称北港、东番、鸡笼,末年始称台湾。隋大业三年(607),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入海求访异俗,遂至流求。次年,复令朱宽为使抚慰。五年,遣武贲郎将陈稜、朝请大夫张镇周率兵自义安 (今广东潮州)浮海至流求,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