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32阅读
  • 5回复

【具足戒】【大戒】【具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5-10-02
《现代汉语词典》第5、6、7版:
【具足戒】jùzújiè  [名] 佛教和尚和尼姑的戒律。戒条数目说法不一。我国隋唐以后,和尚戒250条,尼姑戒348条。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条更加完备,所以叫具足戒。也叫大戒。
【大戒】dàjiè  [名] 704页〖具足戒〗。
----------------------------------
按照《现汉》的体例,【大戒】的释文似应改作:dàjiè  [名] 具足戒。
----------------------------------
《现规》3 未收。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6-05-13
《汉语大词典》:
【具足戒】佛教名词。僧尼所受戒律之称。意谓戒条圆满充足,故名。其戒条数量,不尽一致。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善賢聞已,心浄信解,求入法中,受具足戒。”唐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旋將西游,受具足戒于襄州龍興寺。”亦省作“具戒”。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及阿難之度出家也,其衣變爲法服,及受具戒,更變爲九條僧伽胝。”宋秦观《圆通禅师行状》:“天禧二年,普度天下僧,遂落髮受具戒。”
【大戒】1.大法则。《庄子·人间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成玄英疏:“戒,法也。”2.重要的鉴戒。晋袁宏《後汉纪·章帝纪》:“秦以酷急亡,王莽亦以苛法自滅,臣以爲大戒。”3.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
【具戒】见“具足戒”。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6-05-18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具足戒】(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8-08-03
台湾《国语辞典》:
【具足戒】jù zú jiè  佛教戒律之一。指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四分律·卷三四》:「世尊告阿難:『不應授年未滿二十者具足戒。』」簡稱為「具戒」。
【具戒】jù jiè  具足戒的簡稱。參見「具足戒」條。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1-10-30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比丘(bhiksu)】佛教称谓。又译为苾刍、备刍、比呼等,意译乞士、乞士男、薰士、破烦恼、除士等。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子。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有5个意义: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比丘所持之戒条数,依律而不同。……
【比丘尼(bhiksunī)】佛教称谓。又译为苾刍尼、比呼尼等,意译乞士女、薰女、破烦恼、除女等。又称沙门尼,简称为尼,俗称尼姑。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子。印度之有比丘尼,最早始于释迦牟尼听许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受具足戒,后有500释迦族女子出家得度,戒条凡348戒。……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2-08-06
《辞海》第7版:
【具足戒】亦称“大戒”。佛教比比丘尼所受的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戒条数目说法不一。中国内地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