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04阅读
  • 5回复

【摩哂陀】【摩晒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6-05-12
《大百科》作“摩哂陀”,中国佛学会网站、佛学在线《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作“摩晒陀”。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南传佛教】以锡兰(今斯里兰卡)大寺为宗的上座部佛教,流行于东南亚各国。…… 前3世纪,阿育王即位之初,佛教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传教使团由阿育王之弟(或说为子)摩哂陀所领导。……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0-07-10
中国佛学会网站:
【摩晒陀】印度阿育的儿子(《大唐西域记》说是阿育王的兄弟)。出家为比丘,30岁时去僧诃罗(今斯里兰卡)传教。相传由于阿育王的支持,在华氏城举行的佛教第三次结集上,曾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即派遣传教师到世界各国去传播佛法。摩晒陀率领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去斯里兰卡,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使国王提婆南毗耶·帝沙以及大臣和人民都信仰佛教,建立了比丘僧团,并在大寺创建了大寺派。同时,摩晒陀的妹妹僧伽蜜多也被派去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并从菩提伽耶佛陀成道处的那株菩提树上折下一枝幼苗,栽在大寺园内,至今尚存,被视为国宝之一。由摩晒陀传入斯里兰卡的经典,属于上座部,当时仍以传统的记诵方法流传。约至公元前26年,在斯里兰卡中部摩多罗的阿卢寺举行的一次重要的结集上,诵出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并决定把一向口口相传的经典,用巴利语写在贝叶上保存。这对后来上座部经典长期流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初由摩晒陀传入斯里兰卡的巴利语三藏,以后又相继传入和盛行于缅甸、泰国、柬埔寨与老挝等国,后又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近代学者把这一系的佛教称为南传上座部或巴利语系佛教。

见:http://www.cnfxh.com/pict_content.asp?id=1175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0-10-21
佛学在线《中国百科全书(佛教篇)》:
【摩晒陀(Mahendra,约公元前279~前199)】moshaituo  印度阿育的儿子(《大唐西域记》说是阿育王的兄弟)。出家为比丘,30岁时去僧诃罗(今斯里兰卡)传教。相传由于阿育王的支持,在华氏城举行的佛教第三次结集上,曾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即派遣传教师到世界各国去传播佛法。摩晒陀率领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去斯里兰卡,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使国王提婆南毗耶·帝沙以及大臣和人民都信仰佛教,建立了比丘僧团,并在大寺创建了大寺派。同时,摩晒陀的妹妹僧伽蜜多也被派去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并从菩提伽耶佛陀成道处的那株菩提树上折下一枝幼苗,栽在大寺园内,至今尚存,被视为国宝之一。由摩晒陀传入斯里兰卡的经典,属于上座部,当时仍以传统的记诵方法流传。约至公元前26年,在斯里兰卡中部摩多罗的阿卢寺举行的一次重要的结集上,诵出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并决定把一向口口相传的经典,用巴利语写在贝叶上保存。这对后来上座部经典长期流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初由摩晒陀传入斯里兰卡的巴利语三藏,以后又相继传入和盛行于缅甸、泰国、柬埔寨与老挝等国,后又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近代学者把这一系的佛教称为南传上座部或巴利语系佛教。(叶均)

见:http://fofa.foxue.org/2006/430_0718/78939.html
----------------------------------------------------------------
网页上写的是 moshiatuo,疑为 moshaituo 之误。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1-03-04
某网友:
摩哂陀為正。
經律中絕大部份作摩哂陀。
唐·《一切經音義》卷78:“摩哂陀(尸忍反梵語阿羅漢名也)。”
哂:尸忍反。
摩哂陀,梵名 Mahendra,巴利名 Mahinda

[attachment=15089]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1-03-09
《汉语大词典》:
1[shěn  ㄕㄣˇ]
[《廣韻》式忍切,上軫,書。]
1.微笑。《论语·先进》:“夫子哂之。”晋杨方《合欢诗》之二:“子笑我必哂,子慼我無懽。”清厉鹗《沉醉东风·春日西湖》曲:“老作承平快活人,看鏡裏春山似哂。”2.讥笑。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唐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讀書哂霸業,翊贊思皇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陈景之》:“主人哂曰:‘奈何恃勢如此!’”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哂之者也。’”
1[shài  ㄕㄞˋ]
“曬1”的简化字。太阳照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問其故,答曰:‘我晒書。’”一本作“曬”。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亂鴉衝晒網,寒女簇遥砧。”一本作“曬”。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04-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shěn 〈书〉微笑:不值一~。
1(曬) shài [动] ① 太阳把光和热照射到物体上:烈日~得人头昏眼花。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粮食|让孩子们多~太阳。③〈方〉比喻置之不理;慢待:把他给~在那儿了。
2(曬)  shài [动] 展示自己的东西或信息供大家分享(多指在互联网上):~客|~创意|~账单。[ 英 share]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