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网络世纪需要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
网络世纪需要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汪惠迪
互联网冲破了国界的限制。现在,即使一家地方小报,只要上网,就可以风行全球。以前办报,追求一纸风行;现在办报,无纸风行全球。互联网将全球报纸一网打尽。
自网报诞生之日起,就出现了一个因语言变异而产生的阅读障碍问题:甲地区的网民(netizen)看不懂乙地区网报上的地方性词语,反之亦然
1997年6月,一位在香港工作的读者,发来一份电邮,信中说,他在印尼出生,看得懂早报电子版上的“必甲”(pickup)、“娘惹”(nonya)、“罗弄”(lorong)、“罗厘”(lorry),但是其他读者未必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他建议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词语替换这类地方性词语。
地方性词语
且不说“娘惹”、“罗弄”,单就交通工具来说,“必甲”或可改为“小卡车”、“小型货车”,“罗厘”、“重型罗厘”或可改为“卡车”、“重型卡车”,但是改了“罗厘”还有“史古打”(scooter),改称什么好呢?
“史古打”在中国的城市里大有取代自行车之势,可是如果你向中国朋友请教这种交通工具的名称,答案至少有10个。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牛津—杜登英语汉语图文对照词典》(The Oxford-Duden Pictorial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把 motor scooter 译作“小轮摩托车”,把 scooter 译作“速可达”。可是“速可达”并不是一个规范译名。
像“罗厘”这样的地方性词语,本地区有一大批,改不胜改;有的甚至没办法改,例如“娘惹”改成什么好呢?
1998年6月25日晚7时14分,美国总统克林顿飞抵中国古城西安,次日参观兵马俑,跟大家一起吃饭盒。26日《新明日报》头版在报道这则新闻时,标题中用了“吃饭盒”一语。后来有几位读者从日本等国发来电邮,批评“饭盒”吃错了,应当吃“盒饭”。
同年8月22日,有位中国读者发来一份电邮,他说早报在新闻中用“回教”、“回教徒”和“回教堂”等字眼,“深深地刺痛了广大大陆回族同胞的心”,他要求早报把这三个词分别改为“伊斯兰教”(Islam)、“穆斯林”(Muslim)和“清真寺”(mosque),“以正视听”。
10月10日,有位本地读者来信投诉“翻遍了大小词典仍然找不到‘硅谷’这两个字的含义”,12月12日又有读者来信投诉“查遍词典找不到‘诉求’这个词的解释”。
今年6月22日,有位本地读者来信批评早报所用的“秀”(show)、“叩应”(call-in)、“忌廉”(cream)是“渣滓”。
另一方面,我们也常看到早报的新闻中出现解释性的括注。例如:
(1)当地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惨祸是因为一辆满载炮弹的军车与一辆油罐车(油槽车)对撞酿成的。
(2)他(指陈水扁)说:“我们在东协(即亚细安)所扮演的角色有限,而作为东协主要国家的新加坡,李资政在经过两次的谈话,我们能达成这样的共识,我认为他的来访是很有意义的。
上两例中括注的“油槽车”和“亚细安”都是本地用法。有时还出现这样的情形:
(3)要知道这枚奖牌可是中国脚踏车在奥运史上的重大突破啊!……它的上面凝聚了中国几代脚踏车运动员的心血,寄托着他们的梦想和情思……99年10月在德国世界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中,姜翠华骑出了34秒869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亚军。
上例出现“脚踏车”和“自行车”并用的情形。笔者细读全文,看到“脚踏车”用了11次,怎么还留着一辆“自行车”呢?本文作者王慧是早报的特约作者,她是中国人。笔者相信,王小姐写这篇文章不会用“脚踏车”,按照中国的语用习惯,她用的是“自行车”。可是,新加坡人不习惯用“自行车”,本地的规范用法是“脚踏车”。因此编辑在处理文稿时,得把“自行车”一一转换成“脚踏车”,结果有一处漏改了。中国读者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也许心里有些纳闷:新加坡怎么不用“自行车”而用“脚踏车”呢?
艰巨的工程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个包罗万象的信息载体,它的功能还在一天天地增加,新闻不过是网上一粟。但是,无论什么信息,从词汇的角度来考察,肯定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区域华语所特有的词语或同一概念的地域变体。这些词语或大或小地会成为网民的阅读障碍,读者要解决这些阅读中的问题,最好是自己去查工具书。可是,环顾台海两岸、港澳和新马,目前都还没有一部这样的语文词典。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编纂一部全球华语通用词典。
这部词典的最大特色是除了收录普通的常用词语之外,广泛地收编全世界华人社区的特有词语和同一概念的地域变体。从国家或地区上来说,它应涵盖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特区,新马泰和印尼,以及纽西兰和澳洲、美国和加拿大、西欧的华人社区。笔者希望由新加坡的高等学府牵头,串连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辞书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以及语文工作者,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