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第一职业校对团队】校对网公司(第13年)|90+成员|站长郭明武QQ32767629手机13556123901|微信:jiaodui 【校对标准,前无古人,绝对原创!!!】

校对网:校对标准,校对公司,专业校对,杂志校对,图书校对,无纸化校对

沉痛悼念《南方体育》

时间:2008-11-12 11:19来源: 作者: 点击:
《南方体育》宣布停刊 全国体育类报纸普遍处境艰难
  
   半岛网 2005-08-31 09:46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今天,2005年8月30日,生存了1992天的《南方体育》将在出完他们最后一期报纸之后,和读者说再见。
  
  
   送别《南方体育》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南体的创刊曾让人们从体育新闻里得到了阅读快感。富有视觉冲击的版式和“原来体育新闻也可以做成这样”的慨叹此起彼伏,喜欢它的人说它的到来带来了体育新闻写作方式的一次大革命。但也有人讨厌它,说它太张狂太自恋,简直就是一张烂报纸。
  
   无论褒也好贬也好,这张曾经带给我们冲击的报纸,都要在今天结束它五年的历程,将自己放进历史。
  
  据称不会有一人下岗
  
   据悉,停刊后的《南方体育》刊号仍然存在,被《南方都市报》收回之后,还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周刊存在,名字叫《南都周刊》。而现有的《南方体育》全体员工都将归入《南方都市报》的体系之内。“绝对不会有人因此下岗。”南体的员工对我说。
  
   “我保存了自己在《南方体育》三年里所有的报纸,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自己三年里一直在提高,在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后悔当初选择了它,我很珍惜自己在南体这几年的职业生涯。”南体停刊的前一天,《南方体育》驻京首席记者徐梅对我说。
  
   徐梅的态度很有代表性,在即将停刊的时候,南体的员工大抵是这样的心情——很遗憾,但绝不后悔。
  
   停刊的前一天,我打电话采访《南方体育》总编辑龚晓跃。这个有才情的30出头的男人,从《南方都市报》的“舞文弄墨”起家,一手缔造了这份饱受争议但极其有冲击力的体育报纸,直到一切告一段落的时候。“我现在不太方便说什么,我已经答应过(南方日报)集团领导,一年之内不谈南体。”起初他要拒绝我的采访,但,他最终说了。
  
  媒龚晓跃:绝不再做体育传
  
   记:很多人都为南体停刊感到惋惜。
  
   龚:呵呵,这说明南体是一个有品质的媒体。但因为经营上没有前途,《南方体育》只好停刊。
  
   记:你认为南体停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龚:有很多原因吧,直接原因是互联网和综合性日报的冲击。记:离开南体后,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呢?出路如何?
  
   龚:我已经递交了辞呈,但还没有得到集团的批准,我会休息一段时间,总结一下。
  
   记:还会做媒体吗?会不会离开《南方日报》集团?
  
   龚:我只是递交了《南方体育》总编辑的辞呈,其他还都没定呢。除了传媒我也不会干别的,我仍然会做传媒,但绝不会再做体育媒体了。
  
   记:为什么呢?
  
   龚:我觉得我本来就志不在此。
  
   记:你觉得你自己或者《南方体育》给中国传媒业做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龚:今天我接到了李承鹏的电话,过去我们可是经常互相“攻击”的(笑)。他对我说,“到现在,没有一家体育媒体从业人员敢说自己一点都没有受到南体的影响。”我在五年前提出的体育娱乐化,当时并没有什么人认同,但是现在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观点,而且都在这样做。
  
  转变还是太晚了
  
   记:在离开这个江湖的时候,你能对你的同行们,那些仍然活着的专业体育报纸说些什么吗?就当是一种告诫。
  
   龚:我奉劝他们及早跳出做资讯供应商的模式,而是向做观点的供应商和生活方式的供应商转变。因为互联网的冲击,人们或许觉得资讯的方式已经太多太快,作为专业体育报纸,要避开这些。
  
   记:但事实上,停刊之前到现在的南体就是这样做的呀,更像一个观点的供应商、表达方式的供应商而不是一个资讯供应商。
  
   龚:但我们转变得还是晚了。
  
   记:还是晚了?那你觉得在什么时候转变是最好的时机?
  
   龚: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就该向现在的形式转变,而不是五个月前(五个月前,南方体育从一周两刊的报纸改版为一周一刊的杂志)。
  
  缺少谋取利润的能力
  
   记:能对你这五年零五个月在南方体育的折腾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吗?
  
   龚:五年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南体也给我机会试验了很多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就是我还缺乏把才情转化为利润的能力。
  
   记:你想对和你一起奋斗了这五年的同事们说些什么?龚: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他们,但我也告诉他们不要有什么遗憾。
  
   记:因此流过泪吗?或者非常不舍?
  
   龚(沉吟,笑):这个还是不说了吧。
  
   记:几年来,《南方体育》拥有一批很有才华的骨干力量,比如张晓舟、孙朝阳、刘原等,从此你要和他们劳燕分飞了吗?
  
   龚:劳燕分飞还说不上,每个人都会做自己的事情。但不管我以后做什么样的传媒,上面都会有他们的名字,但我们很可能不再一起合作了。
  
  信报记者刘静
  
  昔日重来
  
  南方,一种成长的方向
  
   2000年春天的某一日,我们被告知,可以着手做一份叫做《南方体育》的新报纸了。我们很不喜欢这个几乎没有任何智慧含量和时尚元素的名字,但我们报上去的《新竞赛》、《中国队报》、《竞赛报》都被否决了。我们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与其对现实牢骚满腹,不如认清形势,争取在现实的汪洋大海中游上一趟泳。报名不够Q,咱们做得Q点儿就是了……
  
   大约就是三四天后的3月17日,我们这十几个人拿出了第一期《南方体育》。那天凌晨两点多做完报纸后,我们谁都没有走,我们叫了啤酒和夜宵,等待印刷厂把报纸印出来。我们东拉西扯,聊到了为什么要办这份报纸和为什么能办这份报纸……
  
   我们拿到了第一期报纸,诱人的油墨芳香从我们指间发散出来。在创刊号的《南方体育》上,我们使用了最大面积的图片,贡献出了史无前例的留白——中国体育纸媒从这一天开始,已经由黑板报时代进入真正的报纸时代……
  
  节选
  
  龚晓跃
  
  体育报纸生存调查
  
  已经消亡
  
   《球报》、《南方体育》、《21世纪体育》、《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体育天地》、《体育时报》、《体坛导报》等
  
  典型案例:《21世纪体育》
  
   2002年9月28日,《21世纪体育》报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宣布无限期停刊,从诞生到死亡,这份报纸只走过了区区6个月的时间。而在创办的6个多月中,该报平均每个月投入资金80余万元,而报社却几乎没有创收,已经突破了创刊之初集团承诺的年亏损400万元的要求,截止到停刊为止,该报纸在5个印点的印量仅为6万余份,实际发行量则仅为1万5千余份。至于广告收入,6个月实际的广告收入只有10余万元。
  
   原因分析:上述几家体育媒体虽然成色良莠不齐,但他们崩塌的共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才流失、经营不善,最终导致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苟延残喘《青年体育》、《体育晨报》、《篮球报》、《球迷》、《羊城体育报》、《体育周报》、《足球周报》等
  
  典型案例:《青年体育》
  
   《青年体育》报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资深体育记者、著名足球评论家毕熙东任总编辑,在2000年3月6日正式创刊。创刊后,《青年体育》报很快就将董路创办的《新报北京足球》收入帐下,并一度以国安队为特色,在北京的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衰败解析:作为北京惟一一家本地的体育报纸,《青年体育》报曾靠国安报道独树一帜,但是由于近年来整个体育传媒市场的萧条,再加上北京国安队每况愈下的成绩,《青年体育》报已经走向了衰亡。上个月,总编辑毕熙东被调离。
  
   据该报的一名员工介绍,“报社根本不与员工签订工作合同,员工没有三险一金的待遇,而且连工资也已拖欠达数月之久,很多记者出去采访都是自费的,员工已经准备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维权。”这样的一张报纸,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了。
  
  信报记者 孙玮 (责任编辑:校对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