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第一职业校对团队】校对网公司(第13年)|90+成员|站长郭明武QQ32767629手机13556123901|微信:jiaodui 【校对标准,前无古人,绝对原创!!!】

校对网:校对标准,校对公司,专业校对,杂志校对,图书校对,无纸化校对

如何做好期刊出版的校对工作

时间:2014-12-18 22:09来源:未知 作者:校对网 点击:
如何做好期刊出版的校对工作 农家参谋杂志社 雷建树 期刊出版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组稿选稿、编辑审稿编稿、总编把关、制版、校对、印刷、发行诸环节。一本高质量的出版物,应是这诸多环节
如何做好期刊出版的校对工作
 
农家参谋杂志社  雷建树
 
期刊出版工作包括选题策划、组稿选稿、编辑审稿编稿、总编把关、制版、校对、印刷、发行诸环节。一本高质量的出版物,应是这诸多环节层层把关的结果,少了哪一个环节把关都不行。但是,相比之下,校对(包括改样后的照红)作为最后把关环节,更是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关系到读者对出版物的评价。如果把关不严,就很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在整个出版工作中,校对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期刊社应重视校对工作,加强校对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校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把好校对关。
一、校对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校对工作者要尊重前边各环节的劳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校对工作,把好出版物的政治导向关、事实关、文字语法关、逻辑关,以及数字和标点符号关。责任心是树立把关意识的前提。只有有了较强的责任心,才会面对校样时有一种如履薄冰般的压力感,才会做到细心再细心,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判断正误的能力。
实际上,许多时候校样上(包括出版物中)的错误并非是校对工作者判断不了正误所致,而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有一篇文章,把相差0.8%的两数(78.9%和79.7%)说成相差0.9%;中央某刊有一篇文章说某单位用公款给单位领导购买了15套住房,总款额1586万元,“第一次付房款522万元,第二次付房款1034万元”,很明显,522+1034≠1586。此外,像一些搭配不当、不符合固定句式的句子也经常出现在报刊上。如:“消失(应为‘除’)疲劳”;“改善(应为‘变’)生活方式”;“朱应求调任娄底工商局任局长(应去掉一个‘任’)”;前边是“荥阳市审计局强化五项措施”,后边却是“一是”“二是”“三是”“五是”,独不见“四是”等等。只要有较强的责任心,类似上述句中的差错是不难发现和改正的。
校对人员的责任心还表现在不拘泥于作者(包括名人)、编辑的原稿,对原稿中明显不妥的地方要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修改建议。如有一份校样上曾出现过“北京某军区会计”等属于原稿的表述明显不准确的错误。作为校对人员就应该想到北京军区只有一个,并毫不含糊地将其改为“北京军区某会计”,否则就是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信息日报》刊载的娄底贪官司朱应求的稿子中出现的朱的“妻兄当过多局局长”一句,虽可能原稿就是这样表述的,但作为校对人员不应迁就原稿,而应将其改为“其妻兄在多个局当过局长”。
二、校对人员要拓宽知识面,作一个“杂家”
过去有人曾提出过编辑应是“杂家”。其实,鉴于校对工作的重要地位,一个称职的校对工作者也应当是“杂家”,不仅要掌握一般的语法逻辑知识、基本的政治常识、生活常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国际常识,以及地理、历史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发现、订正校样中的错误。比如,有一份校样上说民建河南省委主委张汉英大学毕业后曾在“河北井径煤矿”工作过;另一份校样上说原籍林州市的某某“从福建惠州民政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如何如何。如果不知道河北省那家煤矿叫“井陉”矿而非“井径”矿,“惠州”在广东而非福建,就很有可能使这几处错误出现在成书上。
有一份杂志,在一篇报道唐河县部分农民靠种栀子致富的文章中,从标题到内文,全都把“栀子”错成了“桅子”。如果终校人员不懂得栀是中药材,不能从文中的“花香四溢”判断那“桅子”定是字形相近的“栀子”,就会把“桅子”放过去,或想当然地把“桅子”改成“苇子”。
郑州某大报曾出现过《河南男排兵发淮阳(阴) 客场战江苏》这样的大标题。整篇消息都把淮阴错成了“淮阳”。如果校对人员知道淮阳是河南省的一个县,河南男排“客场”和江苏男排作战,决不可能在本省,且江苏淮阴又是有14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差错。还有某刊一篇文章为了说明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接纳科技知识的能力差,竟写道,“到目前为止,农村12岁到40岁的人,高中毕业的不足5%,初中毕业的不足20%。”试想,按我国目前的学制,12岁能“初中毕业”吗?12岁到18岁能作为统计“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比例的年龄段吗?这样的错误怎么能从编辑和校对人员的眼前堂而皇之地溜走呢?
因此,校对人员应多学习,多实践,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只有练好自身的“硬功”,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错误”。
三、提高校对人员素质的途径
提高校对人员素质的途径有很多种,组织必要的培训,请专家讲课,大家互相交流经验等等。但笔者认为,校对人员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自学,靠自己不断总结,靠处处留心,靠自身的积累。自身的积累既包括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技巧的积累,也包括事业心、责任心的积累。可能有人会问:事业心、责任心也能积累?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有不少编辑特别是老编辑,他们不图名、不图利,经常把看到的差错很细心地挑出来,寄给出版单位,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读者负责,对出版物负责,对我国的语言文字负责,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尽责尽力。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就是长期积累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学海无涯”,“学然后知不足”。一个校对人员只有通过学习,知识、经验才会不断丰富,也才能越来越多地掌握校对技巧。知识、经验丰富了,在从事校对工作时才会游刃有余,许多差错才能一眼就看出来。如有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写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文字,其中一句是“这里叫虬在湾”。有经验积累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个“在”是错的。因为“虬龙”是古代人说的一种长角的小龙,“虬在”就没讲了。且按五笔字型打法,“在”和“龙”都是打d,只不过“龙”是打了d要再打一个x。因此,不需要查对李健吾的原文就可以肯定这里的“在”是“龙”少打了一笔。还有一篇文章中出现了“调拨……风帆”的句子,一看就知道按五笔字型打时,把四笔打不出的“高扬”给打错了。
再如有一篇写台胞回乡探亲的文章,校样行文中竟出现了“日夜企盼回国探亲”的表述。有经验的校对人员看到这样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很自然地就会把“回国”改成“回乡”。
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文中曾说过,文章写成后至少要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毫不可惜地删去。同样,作为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对于那些删除后对文章内容表述毫无影响的字词句,也应当毫不手软地给予删除。诸如“必须要”、“成为了”、“在这其中”、“安排部署”等句中的“要”、“为”、“在这”、“安排”几个字词,就完全是重复、多余的。可在目前的书报刊中,像这样保留下来的画蛇添足的东西并不少见。这在很大程度中显示了编校人员的功力不足。作为校对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也应在这方面多下一点工夫。
校对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尽可能地多动笔。只有自己能写出锦绣文章,才可能改出锦绣文章。否则,看着一个词用得不恰当,也未必能改得恰到好处。同时,还要虔诚地拜工具书为师。地名弄不清或者有怀疑的要查对地图,字词拿不准的要查各种辞书,特别是要查对作为编校差错认定依据的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决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当然,再高明的校对人员也不能保证不出一点差错。但称职的校对工作者可以把差错率降到最低限度。
总之,校对工作在整个出版工作中既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期刊社都应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对待,那种重编辑发行、轻校对的思想和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最终很可能会因校对把关不严而影响出版物的整体质量。
 
(责任编辑:校对网)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