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37阅读
  • 2回复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Z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11-20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
大致可分成七大类型,新词之异、引申比喻之异、口语之异、缩略语之异、词类之异、辞语之异和方言之异。
一、新 词 之 异
1.例如:族、结、秀、档等字组成的新语词
•        族:红唇族、上班族、股票族等,大有取代「同类」或「人们」之势。
•        结: 情结,中国结、心结、舌头打结。
•        秀: 由作秀的「秀」引发出处女秀、牛肉秀、马路秀等,或诙谐,或油滑,或嘲讽,依场合而定。
•        檔: 七点档、八点档、强档、上档、黄金档等等。「文件」成了电视节目用语中最主要的零部件。
2.大陆上也有类似的语言现象,试举「吃」、「口」、「抓」、「员」四字为例
•        吃: 对情况两方面了解深刻,可用「吃透两头」;从小生活得美满幸福,谓「吃蜜糖长大」;「吃干饭」则喻「在其位不负其责」;「吃大苦耐大劳」是对「不怕劳苦,勇担重任」之人常用的褒勉之语。
•        「口」字: 在大陆有「系统」的新用意。如:财贸口、工交口、教育口、政法口等等。「农技人员要归口」,意为「农业技术人员应回到农业系统工作」。「毕业分配要对口」指的是「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工作时,所配给的职业要与所学的专业相一致」。
•        「抓」字: 在大陆有「分工」、「领导」、「特别着重」等新意,且用得极频。在各种工作报告中是少不了这个「抓」字。如:把交通安全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老王负责抓计划生育工作;防火工作一定要抓紧、抓早、抓好等等。
•        「员」字: 是大陆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各行各业中的各类人员离不开的一个字,尤其是服务行业,其热门的走势更甚于台湾对「族」字的新用。如:理发员、邮递员、公共汽车售票员、清洁员、列车员、炊事员、售货员、、保育员、卫生员。但有些用语很近似。如,公保门诊/公费门诊;劳工保险/劳动保险;家庭计划/计划生育;国语化运动/推康普通话;防烟害/提倡戒烟。
3.两岸更有一些崭新的政治标准语词,十分相似
开创新局/开创新局面;为民服磅/为人民服务;好人好事表扬活动/好人好事表彰活动;政治革新/政治改革。
二、引申比喻之异
语词由原义产生出新义是语言发展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1. 文学影剧类
•        「在室男」在大陆是绝对的生僻。
•        「大篷车」转喻成大陆带篷的卡车、货车、棚车的代名词。
•        「上甘岭」为「缺乏饮水之处」的代名词。小学教师自诩为「孩子王」。
•        「牧马人」成为饱经磨难的「右派分子」的同位语。
2. 体育类
•        台湾的棒球用语:全垒打、安打、短打、封杀、出局等被广为引申。一垒、二垒、三垒乃至本垒、盗垒,在校园中也被引申为男女性交往的各个阶段。撞球( 大陆称台球 ) 用语,「高杆」被引申为厉害,「摆台子」被引申为「摆场面」。
•        大陆的报章引申使用体育用语:「夺魁」、「勇夺金牌」、「三连冠」等极为普遍。方兴未艾的「排球热」使得排球用语不胫而走:搞经济建设的「短平快」项目,指的是那些投资少、历时短、见效快的项目;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用上了「当好二传手」一词,意为做好中间调节或协调的工作;而「主攻手」一说则喻指肩负重任之人。足球比排球更有影响。如:面对空门,极好的机会。亮黄牌,以示警告。临门一脚欠佳,功亏一篑。被罚了任意球,被随意处罚。
3. 股市与军事用语
•        台湾的「崩盘」、「利多利空」、「开高走低」、「抢帽子」、「长红」等,四处露脸。
•        大陆则有数量可观的军事用语被引申进流行语汇。早年灭除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等用语为「除四害歼灭战」;科学研究有进展称「找到了突破口」;各类先进模范、积极份子时常分别被赋与「尖兵」、「标兵」、「哨兵」、「排头兵」等称号。平时的劳动生产也几乎到了言必称「战斗在第一线。
•        有的语词在两岸被引申比喻的走向不同。如「先上车后补票」,在台湾被喻指「先孕先婚」一说;而在大陆则指函授教育中「先就学,后补办入学手续」一事。
三、口语之异
口语之异的论述即不能完全抛开前面所述的新词与引申两异,又与后面的方言之异亦有关系。但单独列出主要因为它的实用价值。
•        「先生」、「太太」、「小姐」:一类的称呼一度在大陆成为贬语,但如今已完全没有贬意。改革开放后,这类称呼特别在沿海地区又逐渐兴起。大陆民众的理解:先生旧指教师,新的意为一般的尊称,只限于自己的丈夫,则罕用。大陆夫妻双方可互用「爱人」一语对外介绍。另外丈夫指妻子常用的还有「我的家属」一说。
•        「师傅」:是近年大陆时髦的称呼,它适用面广,且不分性别,不分地域。特别是外出时一路上有求于人,开口闭口都用上这么一个「师傅」的尊称。
•        「领导」:是大陆口语表达中一个弹性很大的官衔,上可指部门系统的最高首长,下可指车间主任、小组长等的一般干部。而「领导人」则不然,往往仅限于党政最高层的负责人。
•        台湾口语中「男生」、「女生」是相当广义的概念,那些离校就业多年的人们往往仍将两性的概念置身于「男生与女生」的世界中。大陆「男生」、「女生」的说法几乎是以毕业离校为限。
回答问题时,一些比较有大陆风格的表述,从肯定到否定,其程度依次如下:绝对没问题、问题不大、没准、有点儿麻烦、不太好办、没门儿、根本不可能。而「再研究一下」、「向领导汇报一下再说」是常用的延缓用语。
许多常用口语表达上的差异随着两岸关系的互动而荡然无存。「好好玩」( 很好玩 ) 、「好好看」 ( 很好看 ) 这样的口语已在大陆的阅听群中由陌生变得亲切了。同样的,「挺好的」这句带有大陆北方风味的口语近年来已渐渐流行于台湾的街头巷尾。台湾年轻人新近流行的口语中有「头大」、「白搭」「瞎掰」、「脓包」等等,它们全是大陆流行的口语。
四、缩略语之异
•        台湾流行的一些缩略语,如「汰换」( 淘汰更换 ) 、「阅听群」 ( 读者与听者的群体 ) 。同样的,大陆也有类似的语言现象,如「超编」 ( 超出人员编制 ) 、「节育」 ( 节制生育 ) 、「利税」 ( 利润和税金 ) 等等。
•        各种繁杂的组织、机构名称的缩略,是两岸人员语言交流面临的另一个大困惑。
•        大陆缩略语中最难应付的应首推数字领头的缩略语,如一看二帮、三热爱、四高四省、五体一体、六个优先等等,光是以「三」字打头的,常用的就有近百个。其中「三包」就有三个之多,一个是50 年代农业合作社实施的「三色」管理辨法--包工、包产、包成本;一个是近年厂家对产品售后实施的「三包」服务--包修、包换、包退;还有就是小区综合治理实行的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五、词类之异
•        台湾学人在言谈中,经常有把名词当形容词的用法。当代英语中用名词修饰名词的句式越发流行,台湾汉语的这类词类变异现象不知是否受到英语的影响。
•        然而这类名词当形容词的用法在大陆的正式语体中极为罕见,上述四例很可能会被更改如下:
o        很理性化」改为「很有理智」或「富有理智」。
o        「十分女性」改为「十分富有女性的魅力」或「味道」。
o        「很情绪化」改为「头脑发热」或「强烈的抵触情绪」。
o        「很技巧」改为「很高明」或「富有技巧」。
六、辞语之异
( 一 ) 人名译名的差异
1. 对汉姓的避与求
大陆的人名译名一般头一个字忌用汉语的姓;台湾不仅无此忌,而且往往刻求取用汉姓。
在台湾译名中,有时还译用了汉人名的「小姓」,如「胡」( 胡笙/候赛因 ) 、「畲」 ( 畲契尔/撒切尔 ) 、「柯」 ( 柯尔/科尔 ) 、」庞 ( 庞比杜/篷比杜 ) 、「裴」 ( 裴瑞斯/佩雷斯 ) 、「华」 ( 华勒沙/瓦文萨 ) 等 ( 括号内前为台湾译名,后为大陆译名 ) 。
2. 音节的取舍
台湾译名除个别的苏欧人名外,一般仅用二、三个字;而大陆译名则力求把每一个轻重音节都尽可能表现出来。请看下面几组译名,大陆要比台湾多出一个字;詹生/约翰逊、卡斯特罗/卡斯特罗、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多出两个字的,如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威尔、谢瓦讷兹/谢瓦尔德纳泽。
大陆人名译名的一统工作并非尽善尽美,但基本上是一人一译名。而台湾各大报各行其译,造成一名多译的现象时有发生。
( 二 ) 地名译名的差异
两岸的地名译名最明显的差别集中在音译与意译之上。第一类为全意译与音译之差。如:桥市/布里奇敦、自由城/弗里敦、狮子山/塞拉利昂。第二类为意、音结合译与全音译之差,如:坎市/戛纳、乔治城/乔治敦。
( 三 ) 科技术语译名的差异
•        missle :大陆把出发点放在地面的控制上,因而译为「导弹」;台湾则着眼于空中的运行,因而译成「飞弹」。又如 laser ,大陆从形象上表示,译成「激光」;台湾兼顾形象,翻译成雷射。
•        70 年代,大陆出现了「航天」一词:航天是相对于航空而言的,目的在于区别内层空间和外层空间的飞行。但「航天」一词的出现却造成与「太空」一词的混乱,结果形成了海峡两岸如下几个术语叫差异:航天中心/太空中心、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宇航员/航天员等。
•        台湾电子工业发展较快,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溶合计算机、电话、电讯的新工业体,被称为「信息工业」。大陆在报导这一活动用的是「信息工业」一词,令人有通俗易懂但却言不尽意之感。在「信息」一词暂时不为大陆读者接受的情况下,似可采用兼顾两地译语的新的组合词--「信息信息工业」,这种组合法已有先例。如sterto 一词大陆译「立体声」,台湾译「立体声」。
( 四 ) 电影戏剧图书译名的差异
两岸对外国电影片名的翻译差异中
•        意译与直译的差异: 越夺命桥( 台译 ) /卡桑德拉大桥
•        意译与意译之差:战地一寡妇 ( 台译 ) /女英烈传
•        直译与直译之差:最后列车 ( 台译 ) /最后一班地铁
•        台湾外片译名意译的多,而且商业化色彩相当浓烈,如根据海明威长篇小说《 The Sun aIso Rises 》改编美国的影片,大陆直译为《太阳照样升起》,而台湾则译成《妾似朝阳又照君》。
•        台湾电影业做广告要比大陆「凶」,如对外片的译名经常添加「大」字。在大陆放映过的美国故事片,《摩羯星一号》,台湾则译成《摩羯一号大行动》。
不少台湾用语与日语中的汉字单词几乎完全一样,
日语译音词更是台湾所特有的,如欧巴桑、阿吉桑、料理、天妇罗、寿司、便当、马杀鸡、柏青哥等等。
两岸共有的音译词有「拜拜」、「摩托」、「比基尼」等等。令人惊讶的是有些西洋或东洋的产品的音译名两岸居然不一样,如西德同一牌号的轿车,奔驰/奔驰;美国同一牌号的卷烟:凯特/健牌;日本同一牌号的家电:新力/索尼。

七、方言之异
•        台湾流行的主要方言是闽南语,种类上要比大陆的方言单纯得多。
•        台湾的闽南方言谐音词,大致分为三大类:
o        第一类:在制造谐音词的时候,严格地考虑到所用字的原义,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如:状元才( 才子 ) 、诗海人 ( 渔民 ) 、无闲 ( 没空 ) 、天光 ( 天亮 ) 等。其中有些谐音词还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如「打拚」,它兼含「努力干」与「拚搏」之意。
o        第二类:在谐音的选字时,部分兼顾原来的字义,尽可能把读者思路引向正确的判断。如:册包( 书包 ) 、露螺 ( 蜗牛 ) 、灶脚 ( 厨房 ) 、家后 ( 家室 ) 。
o        第三类:拟音弃义词,如:歹势( 不好意思 ) 、查某 ( 女人 ) 、做某 ( 当老婆 ) 、即马 ( 现在 ) 等。音与义解体,不仅使不懂闽南方言的人不知所云,而且懂得闽南方言的人也常有异议。如:手指 ( 戒指)、目屎 ( 眼泪 ) 等。
•        大陆的闽南方言谐音词约属凤毛麟角。
•        大陆闽南作家群的文学作品中极少见到方言谐音词。
台湾的闽南方言歌曲在大陆的传唱,使得一些方言谐音词家喻户晓
语词差异之误解
容易引起误解的有三类,其一为同词不同义;其二为同音不同词;其三为同词不同音。
一、同词不同义
( 一 ) 缩略造成的同词不同义
•        在大陆「公交车」是与「私车」相对立而存在的,是「公家的车」唯一的约定俗成的缩称,报章上经常可以看到禁止动用公交车办理私事的文字。而台湾流行语汇中的「公交车」是「公共汽车」或「公路局汽车」的缩称。
•        「劳保」在大陆是「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两个不同概念的缩称,「劳保用品」指的是后者。台湾流行「劳保」是「劳工保险」的缩称。「劳工保险」与「劳动保险」近义,但与「劳动保护」就不同义。
( 二 ) 新旧之差
不少语词被套入新意,导致两岸词同义异。
•        「货柜」,大陆一直沿用其原意--「摆货的柜台」;而台港澳地区则对新短的集装集运的「Container 」赋予「货柜」的译名,并因派生出一连串的诸如:「货柜船」、「货柜码头」、「货柜运输车」等等。而大陆则另译「集装箱」。
•        「书记」:台湾一直沿用其原意--「负责记录的官员」;而大陆则用于它的新意--「党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记录工作的人」大陆称「文书」、「文秘」或「秘书」。同是「书记」,两岸新旧之异形成对照。
•        「机车」,两岸原本无异,都意指「火车头」。而目前台湾报章中的「机车」却是与「摩托车」同义。如:果在大陆用「机车骑士」一词,真有可能会被误解为「火车司机」了。
•        「号子」一词,传统汉语中有两意:一为北方方言,意为「记号」;一为「集体劳动中为协调动作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歌唱」。而台湾流行语汇中意为「证券商」。
( 三 ) 褒贬之差
•        「黑店」一词:大陆是百分之百的眨词,意为「黑窝」、「歹人的团伙」,文革中曾大量使用。「黑店」在台湾校园被比喻为富浪漫色彩的咖啡厅。
•        含意上褒眨反差分明的有「脱产」一词:大陆用语含意是「脱离生产」,常用常见的有「脱产干部」、「脱产学习」等等,都属正常的好事,词意上为中性偏褒。而台湾用语在法律上则释为「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将其拥有的财产隐匿或分散,属违法行为。
•        「挂钩」:大陆引申义为单位与单位之间建立协作联系。如:「厂校挂钩」,是建教合一的好事。而「挂钩」在台湾则非良言,用意多指黑社会中的联络,大陆称之为「勾结」的行为。
( 四 ) 范畴之差
•        成长:原属生物学范畴,在大陆使用极为频繁,如:一代新人在成长、千万个霜锋在成长。台湾用语则更偏向经济范畴,让「成长」涵盖了「发展」和「增长」两义。如:经济成长、人口成长率等等。
( 五 ) 缩略语与翻译词不谋而合形成的差异
大陆的一个缩略语与台湾的一个翻译词不谋而合,都使用了这两个完全相同的汉字。
•        「影展」:大陆用语「影展」是「艺术摄影作品展览」的缩称。台湾用语「影展」是英语film festival 的意译 ( 大陆则直译为「电影节」 ) 。
( 六 ) 黑白之差
•        「白条」一词:大陆正式用语意指用白纸当成发票的凭据。常说的「打白条」便是这么回事,是财务管理的漏洞之一。而台湾黑话「白条」指的是警察,与警察局的黑称「条子馆」同出一源。大陆也有「条子」一说,指的是短函,通常上级为谋私利或说情写给下级负责人短函,便称之为「递条子」。
•        两岸的「工读生」的含意也相去甚远:在大陆未成年而犯罪或常有劣迹的少年被集中劳动学习的地方叫「工读学校」,与台湾的「少年感化院」颇有近似之处。「工读学校」中的学生就叫「工读生」,与台湾校园中边打零工边读书的「工读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黄牛」:它的第一义为牛的品种,它的第二义引申为非法贩卖有价证券或其它投机行为的人,两岸皆无异义。「黄牛」在台湾用语中有做为动词的语例,产生了第三义--「变卦」或「食言」,这是大陆所没有的。「黄牛」在大陆用语中加上一个「老」字,便反朴归真,成了「勤勤恳恳」的象征了。
( 七 ) 宽窄之差
同一个词,海峡两岸人意涵盖面的宽窄不一,形成差异。
•        「书局」一词: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大陆实施的是单一的售书系统--「新华书店」,「书局」一词基本上只出现在老牌的出版社「中华书局」的牌名里,这与在台北街颐,书店的招牌上「书局」二字随处可见的景况,大相径庭。
( 八 ) 引申之差
•        台湾报界将心理学术语「情结」、社会学术语「互动」引入流行语汇;大陆将地质学术语「滑坡」( 台湾用语「滑动」 ) ,物理学术语「向心力」引入流行语汇,都造成两岸「同词不完全同义」现象。
•        「五鬼搬运法」:台湾金融领域曾用其喻指「资金外逃」( 抽逃资金 ) ,这对大陆读者来说是绝对的新鲜。
•        原为地质学术语的「滑坡」:意指地表斜坡上大量土石整体下滑的自然现象。现广泛喻指事业不景氧或倒退,如:防止生产滑坡、财政收入扭转了连续几年滑坡的被动局面等等。「滑坡」的引申还株连了「爬坡」一词。「奋力改变不景气局面」时,有时用了「爬坡」。
二、同音不同词
1.个别的台湾用语在大陆极易因同音或近音而引起误解。
•        「车掌」在大陆绝对陌生,大陆听成「车长」。
•        「大陆货」因地而异,在大陆百姓口中自然转化成口语「地产」或「国产货」。在大陆使用「大陆货」一词,概可能被听成是「大路货」,二者发音完全相同,「大路货」意指低档畅销的民生商品,如:貌不惊人的毛巾、布衣、碗筷、鞋帽都在「大路货」之列。同时还有「大路菜」一说,指的是种植广、价格低的蔬菜,如:油菜、萝葡、土豆、茄子等。
•        台湾用语「智障」一词,大陆的说法是「弱智」,因而「智障」。有可能被听成是同音的经济名词--「滞涨」。
2.有些台湾用语可能在大陆上会引起近音上的误解
•        「山胞」:大陆用语为「高山族同胞」,且无任何形式的缩略,因而「山胞」就极可能会被听成「三胞」,即大陆上对「华侨、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的简称。
•        信息:大陆目前还没有可以完全对应的用语,目前是暂时以「信息」代之( 尽管「信息」只是信息全部含意中的一部份 ) 。
三、同词不同音
幸好这类词没有几个。
•        首当其冲的是「垃圾」,台湾目前的读音是「勒射」和大陆目前的读音「拉基」相去甚远。
•        「和」大陆发音为「河」;台湾发音为「汗」,尽管偶尔也发「河」音,但广播电视中以「汗」居多。
•        「角色」的「角」:台湾发音:脚,大陆发音:决。
•        「癌症」的「癌」:台湾发音:炎,大陆发音:皑。
•        「剥削」的「削」:台湾发音:霄,大陆发音:薛。
•        「企业」的「企」:台湾发音:气,大陆发音:起。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1-20
海 峡 两 岸 语 文 说 略

       海峡两岸人民都是龙的传人,都使用着祖先给我们创造的语言文字交流思想和感情,都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和传播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语言史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岸人民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
(一)闽南话与国语
       台湾人口中,80%的人会说闽南话,闽南话是源于唐宋时期的中原官话。也可以说,现在母语讲闽南话的大多数人是唐宋时代中原人的后裔。长期以来,闽台一水相连,血缘相亲,习俗相同,语言相通。闽台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我们可以举一个大家所熟知的例子。「台湾」自古至今有过许多名称,我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禹贡》叫「夷岛」;《三国志.吴志.孙权传》称「夷洲」;《随书》的《陈棱传》和《琉球传》称「琉球」;「台湾」这一称呼始于明代。明代除了「台湾」这一称呼外,还有「大员」、「大圆」、「台员」等名称。「大员」、「大圆」和「台员」实际上是「台湾」的闽南话读音,这四个词在普通话里读音有很大差别,但在闽南话里声韵母都一样,只是声调略有区别。现在闽南人指称「台湾」时口语大多用前三个读音。
       台湾的闽南话,主要由泉州话、漳州话和厦门话组成。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地理的原因,这三种话已经逐渐混合。台湾闽南话在闽台两地的交流中,仍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闽南话对台湾「国语」(普通话)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语音方面,闽南籍的台湾人说国语时卷舌音、ㄦ化音和轻声都经常不到位或发生错误,口音与福建闽南人讲的普通话非常相似。词汇方面,有一些闽南方言词语进入了国语,例如「落车」(下车)、「落街」(下街)、「落台」(下台)、「落雨」(下雨)、「才调」(本事)、「无头路」(没工作)、「无路用」(没用处)、「查埔人」(男人)、「查某人」(女人)、「头家」(老板)、「注血」(输血)、「夭寿」(短命)、「衰」(倒霉)等词语,不懂闽南话的人理解它们的意思往往有困难,对于闽南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闽南话融入国语是语言融合的现象,也是文化融合的现象。国语是主体文化的一部分,闽南话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主体文化发挥主导作用,地域文化起辅助补充作用。闽南话词语融入国语估计没有超过国语总词汇量10%,这就是很好的说明。
(二)国语与普通话
       国语与普通话字面上是两个词,实际上内涵并没有什么差别。国语是本世纪初人们使用的名词,本来叫「官话」。早在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伦去日本考察时,了解到日本推广国语(共同语)很有成效,回国后主张在中国推广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国语」这一名词就这样出现了。1910年,资政院议员江谦向当时的资政院提出,「官话」应该改为「国语」:「凡百创作,正名为先,官话之称,名义无当,话属之官,则农工商兵,非所宜习,非所以示普及之意,正统一之名,将来奏请颁布此项课本时,是否须改为国语课本以定名称。」此后,前清学部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在会上通过了《统一国语办法案》。这样「国语」就开始取代「官话」的说法。确定北京音为国语的标准音,这是辛亥革命以后国语运动中多数人的共识。1932年由当时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最终确定以「京音京调」为国音标准。60多年来海峡两岸都遵循这一标准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后来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印的《国音标准汇编》,内容跟《国音常用字汇》完全一样。国语这一名词台湾一直沿用至今。大陆叫普通话而没叫国语,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原则没有改变。
       由于北京音本身也不是一个单一不变的体系,人们对标准音的理解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因此两岸在辞书注音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差别。李青梅女士比较了大陆《新华字典》(1990年版)和台湾《国语辞典》(1981年版)中3500个常用字的注音,注音相同的2711个,注音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789个。有差异的将近1/4。
       与普通话的词汇相比,台湾国语的词汇除了我们上面说的融入部分闽南方言词语外,还有一个特点是保留较多的古语词。例如在政治生活中使用的「真除」(代理职务改为正式任命)、「出缺」(单位主管因病或其它原因不在职)、「满秩」(副职暂时代理正职后正式任职)、「铨叙」(按照资历或业绩核定官职的授予和升迁)、「同寅」、「拔擢」、「薪俸」等
       台湾国语词汇另一个特点是,保留一些1949年前使用的词语继续指称某一群体的人。如「保长」、「甲长」、「里长」、「邮差」、「车夫」、「佣人」、「次长」、「帮办」、「级任教师」、「级长」、「学艺股长」等,这些词语对于经历过对个时代的大陆人,是不会感到陌生的。只不过大陆用反映新型社会关系的词语来替它们。「先生」、「小姐」、「太太」、「老板」、「男士」、「女士」等1949年以前的常用称谓词语,大陆改革开放以前一般不用。如今,人们又恢复了过去的用法,两岸词语用法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计算机」、「创意」、「运作」、「共识」、「举措」、「品味」、「出租车」等本来在台湾使用的词语,早已是大陆的常用词语。构词成份「族」,也为大陆所吸收,人们不仅接受了台湾人创造的许许多多以「族」构成的词语(如「上班族」、「工薪族」、「追星族」),还自己创造了一些新词语,如「无书族」(家里没有书籍的一类人)、「计算机族」(在家里用上计算机的社会群体)。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1-20
多年前有一部美国大片叫《救援大兵瑞恩》,此中一局部摘编或译写的先容文章以及多版本的光盘的包装呈现了“赖仁”、“韦恩”或“雷恩”的译名。行家人狐疑之后稍加专注,便可发觉本来四者指的是统一个被救的大兵——“JAMESRYAN”,不外是音译的择字差别而已;而大都读者对此一头雾水,真可谓翻译和读者的倒霉。我真想号令号令,救援一下汉语的译名!
  一名多译本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月早已有之,好比挪威戏剧家[历史小说-赖仁]易卜生同时又被译为伊孛生,而前苏联的赤军好汉夏伯扬和恰巴耶夫本来是统一个体,郭哥儿基础不姓郭,他是俄罗斯剧作家果戈里从前的译名,这在《鲁迅全集》中屡见不鲜。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译名的典范与团结的劳动有了很大的转机,形成了一套对老译名商定俗成对新译名分类处之的方法。比方对泰西译名:在音译时每个音节多有对应的汉字,因而译名每每较长(如译“谢瓦尔德纳泽”而非“谢瓦纳”);再则,如若只有两三个音节的短译名,则第一个字注意避建国人多见的姓(如用“克”不消“柯”;用“加”不消“贾”)。以这两个方法在名字上保存泰西译名的洋味,形成中外有另外格式,实践表明是确切可行的,已为最多的中文读者所接纳,并成为国际公认的汉语译名主导。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因为,加之方言及地区等特征,多年来香港和台湾一贯尚有其译,进而导致东南亚及泰西以致天下各地的中文报刊对统一位外国人有多种中文译名并存的场面。比方那位有“女强人”之誉的那位前任英国女宰衡,一人起码拥有撒彻尔、柴契尔、戴卓尔、佘契尔四其中文译名。便是现任美国总统连同他的老爸,在海表里也有“布什”、“布希”和“布殊”等多译。至于《救援大兵瑞恩》的那位美国影戏导演在中国的境表里也别离被叫为“斯皮尔伯格”和“史匹堡”,云云差别生怕是这位好来坞传说式的大导所始料不足的。
  作茧自缚的一名多译在信息社会中明显不是一件功德,既有伤汉语在天下的总体形象,又工钱地在交换道上平添路障,何苦而为之?跟着香港回归故国,海峡两岸交换的日益一再,更跟着无所不在的互连网天马行空,三地传媒联袂互助彼此敬重当真会商,起码先在新的译名上相同一统,这有百利而无一害,应该不会,也不该该有什么阻碍;不信你看上述的美国前总统RONALDREAGON在三地的三个译名:里根(大陆)、列根(港译)、雷根(台译);“根”但是雷同的,本是同根生嘛!

http://www.jw35.cn/html/article_1/article_930.html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