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254阅读
  • 7回复

【让人三尺又何妨】【让他三尺又何妨】【让人三尺有何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12-30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2-30
子瞻(458742518)  10:31:18
是“让人三尺又何妨”还是“让人三尺有何妨”?
【校对网】站长(32767629)  10:31:48
让他三尺又何妨?
【校对网】站长(32767629)  10:31:51
是不是这个
子瞻(458742518)  10:31:59
俺也不确定、
东风破(709332499)  10:32:30

子瞻(458742518)  10:32:59
“让人三尺又何妨”的意思是不是“让别人三尺又有什么呢”
东风破(709332499)  10:33:13
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2-30
子瞻(458742518)  10:37:42
“千里捎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虽然早就知道有好几个版本,上网一搜,还是下了一跳~哈~
子瞻(458742518)  10:37:51
其一,明朝郑板桥说。郑板桥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子瞻(458742518)  10:37:59
其二,明朝林翰说。林翰《诫子弟》诗云:“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东风破(709332499)  10:38:00
你再往上跳一下
子瞻(458742518)  10:38:16
其三,明朝郭朴说。吏部尚书郭朴曾写劝弟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瞻(458742518)  10:38:26
其四,明朝舒芬说。明正德年间的状元舒芬家书:“千里书来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瞻(458742518)  10:38:34
其五,清朝张英说。康熙时的大学士张英在家书上批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瞻(458742518)  10:38:55
还有很多,不复制了,连曾国藩都扯上了
东风破(709332499)  10:38:58
所以,只是故事而已。我用的是“据说”
子瞻(458742518)  10:39:13

东风破(709332499)  10:39:18
子瞻(458742518)  10:37:42
“千里捎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虽然早就知道有好几个版本,上网一搜,还是下了一跳~哈~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2-30
k-心随花醉(172151698) 10:52:23
应是【让人三尺又何妨】。
【校对网】站长(32767629) 10:53:24
要有出处这些才行
k-心随花醉(172151698) 11:00:57
7年级课本上有这样写,而且是题目
【校对网】站长(32767629) 11:01:26
对路了,什么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吧
k-心随花醉(172151698) 11:02:02
苏教版
k-心随花醉(172151698) 11:02:42
因为上学期在我儿子的课本上见到过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6-17
六  尺  巷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六尺巷牌坊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六尺巷牌坊2 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见:http://www.lvchengba.com/jingdian/101417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6-19
《桐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780页):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此帖内容为网友“老汉坐禅”提供。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10-07
《常见语文差错辨释手册》: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3-10
《人民日报》2019322日第14版:张家人大老远地写信到京城,让张英帮他们维权。张英回信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邻居见状受感动,也让出了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人民日报》20181224日第11版:晋代陶渊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清代张英也留下了“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睦邻佳话。
《人民日报》20181122日第9版: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邻里互让的故事成为佳话,“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众口传颂。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