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醒悟】亦作“醒寤”。1.谓从麻醉、昏迷、睡眠等状态中清醒过来。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沈頓,醒寤之後,不識所言。”《法华经·信解品》:“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定必死。’轉更惶怖,悶絶躄地。父遥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强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唐元稹《出门行》:“一朝龍醒寤,本問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備。”2.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汉王充《论衡·佚文》:“趙佗王南越 ,倍主滅使,不從漢制……陸賈説以漢德,懼以帝威,心覺醒悟,蹶然起坐。”《朱子语类》卷十八:“‘積習既多,自當脱然有貫通處’,乃是零零碎碎凑合將來,不知不覺,自然醒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田妃恍然醒悟:这首诗对女子确有点不吉利。”
【醒寤】见“醒悟”。
【省悟】犹醒悟。《坛经·般若品》:“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説,無不省悟。”宋郭彖《睽车志》卷五:“虚中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謝而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彼幻化黄粱,尚能省悟,何身親閲歷,反不知萬事皆空?”茅盾《子夜》九:“李玉亭也笑了,同时就猛然省悟到自己的态度已经超过了第三者所应有,非得赶快转篷不行。”
--------------------------------------------------
寤,同“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