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913阅读
  • 0回复

民国国语之争 粤语洛阳话陕西话都曾备选“国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1-07-08
民国国语之争 粤语洛阳话陕西话都曾备选“国语”

  说起国语,一般人立刻联想到字正腔圆的北京话。实际上,所谓国语只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与正宗的北京话还是有很大差别。而且,据说在民国初年,至少有包括粤语、洛阳话、陕西话三种在内的方言,仅仅以一票之差落选国语。这是真的吗?

  粤语、洛阳话、陕西话,都曾备选“国语”?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落选国语(普通话)。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说,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唯孙中山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作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一说为三票)败北,汉语北方话成为中华民国国语。
  著名作家王蒙提出了另外两种说法:“我去洛阳,洛阳人跟我说,当时讨论这个国语的时候,选的一个是北京话,一个是洛阳话,我们洛阳话就差一票 然后我又到了陕西,陕西又有人跟我说,当时确定国语的时候,候选两个话一个是北京话,一个是陕西话,说我们就差一票。”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国语周刊》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日、21日)连载了语言学家黎锦熙的文章《民二读音统一大会始末记》,详细介绍了民国二年制定国音和注音字母的过程。
  1912年(民国元年)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由吴敬恒(稚晖)任主任,并制定读音统一会章程8条。规定读音统一会的职责是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读音统一会员,由教育部延聘若干人;各省推举2人,由行政长官推举;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机关选派。此外华侨代表1人。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余为各省推举。虽然说各省最多推举2人,但是在教育部任命的会员当中以江浙为主,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福建、广东、湖南各4人。
  从这个组成名单来看,来自广东的会员只有4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左右会议结果。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

  对有争议的字音,会员投票决定

  读音统一大会在1913年(民国2年)2月15日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的“国音”。当时为了记录定下来的“国音”,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字音确定以后,下一个任务是核定音素,并且确定一套字母系统来表示音素。按照黎锦熙先生的记述,会议进行到这个地步,出席者日渐稀少,但是对于“字母”问题几乎打起架来。
  当时字母提案颇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3个方案:1、偏旁派,仿照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汉字,取其偏旁为字母;2、符号派,主张另外制定一套符号系统;3、罗马字母派。与会者多日争论僵持不下,结果浙江代表许寿裳等人以及与会的教育部职员周树人(鲁迅)提议,就使用在审定国音期间使用的“临时符号”为注音符号(《国语周刊》刊头上的符号就是这种“注音符号”)。这套“注音字母”在大陆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至今台湾和部分海外华人依然在使用。
  国音统一会议由于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因“差一票”未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未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
  从以上来看,所谓粤语或者洛阳话或者陕西话“差一票”落选国语只是个传说。

见:http://news.163.com/10/0427/11/659897AB000146BD.html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