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74阅读
  • 2回复

【税负】【税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2-08-16
校标:【税负】
-------------------------
工具书都收录:税负(不好和“赋税”混淆)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4-19
“税负”不能写作“税赋”

  北京青年报228日社评《以合理的税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文中“合理的税赋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减轻个税缴纳负担,而是做到有轻有重”中的“税赋”一词均应当改为“税负”。
  “税赋”是个生造词,经常被当作“税负”错用。此现象多见于报刊。
  “赋税”,多作名词用。“赋”,作动词,指征收,征取,柳宗元《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这里的“赋”即征收的意思。“赋”作名词与“税”同义,《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倍其赋”就是加倍收他的税。赋,还指兵役、徭役,与税一样是老百姓必须承担的义务。汉朝规定:“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税”,则是指国家按税率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盐铁论·非鞅》:“收山泽之税。” “赋税”原本是动宾结构的动词,指国家按税种、税率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如《明史·食货志二》:“粮长者,太祖时,令田多者为之,督其乡赋税。”“督其乡赋税”的意思就是督促乡里收税。现在,“赋税”多作名词用,但词素顺序不能改变。“赋税”,作名词用时,一般指称税的种类,是田赋和各种捐税的统称。(见《现代汉语词典》)如《历史上的三次赋税改革及启示》:“农村赋税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赋税”一般指税的种类,而不是说纳税人承担纳税量的负担轻重。  
  “税负”,名词,是指纳税人所承担纳税的负担和实际缴纳的税款或实物的数额。“税负”表示纳税人承担纳税量的负担轻重。《税法变革应是适度的变革》: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强调要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这样的一些指导思想。”“公平税负”就是使纳税人承担纳税量即负担公平公正。纳税人承担纳税量即“税负”取决于税率,税率指对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形成税收负担率的基础;税收负担率则是税率的反映,税负率指纳税人实际交纳税额与其实际收益的比例。提高“个税”起征点,实际就是降低税负率的措施。
  这篇题为《以合理的税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评”说:“随着个税起征点的改变,更多中低收入群体能够减轻税负,增加收入”则准确地使用了“税负”一词。文章实际说的是通过赋税制度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使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得以减轻。所以,应当写作“税负”而不能写作“税赋”。“税赋”是个生造词。

见:http://whs481029.blog.163.com/blog/static/10846701920112210344763/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9-06-02
《汉语大词典》:
【税負】纳税负担。《新华月报》1953年第12期:“事实证明,同业公会在经过改组之后,对于调查统计,组织加工订货,评议税负,制订产销计划经济工作,有其一定的作用。”
【税賦】田赋;征收田赋。《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任地,謂任土地以起税賦也。”《韩诗外传》卷一:“税賦繁數,百姓困乏,耕桑失時。”《宋史·食货志上二》:“扶老攜幼,遠來請佃,以田畝寬而税賦輕也。”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