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31阅读
  • 1回复

【是可忍,孰不可忍】【士可忍,孰不可忍】【斯可忍,孰不可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eo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3-11-20
校标:【是可忍,孰不可忍】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8-02-19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2)》(杜永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54“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是”不宜写成“斯”
    有媒体说:“这真是‘斯可忍.孰不可忍’的严重事情!”
    这句话中的“斯’宜改为“是”,写成“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论语·八佾》中说:“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批评季氏采用了天于才有资格享有的64 人的大型乐舞队。其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意思是:“如果这个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表示决不能容忍。其中的“是”为代词,表“这个”。“斯”在文言中也可以做代词表示“这”。从语意上说,“斯可忍,孰不可忍”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是,我们引用成语时,应当完全依照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惯来说,本宜随意改动宇句。
    汉语中的成语是语言中的凝固结构,必须沿用原有词形,不能变换或增减其
中的成分。以往人们使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成语时,都平改变其中的用宇。例如:
    (1)〔段匹磾〕辱诸夏之望,败王室主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晋书·刘琨传》)
    (2)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资治通鉴·晋元帝永昌元年》)
    (3)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杨沫《青春之歌》)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