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10阅读
  • 3回复

【实至名归】【实至名随】【名至实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6-12-05
《现代汉语词典》第5、6、7版:
【实至名归】shízhì-míngguī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实至名归】shízhì-míngguī  有了实际的成绩,名誉也就随之而来了。也说实至名随。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6-12-05
《汉语大词典》:
【實至名歸】谓有了实际成就,就会有相应的声誉。《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敦倫修行,終受當事之知;實至名歸,反作終身之玷。”钱锺书《围城》三:“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

台湾《国语辞典》:
【實至名歸】shí zhì míng guī  有真才實學的人,不求名而名自至。《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敦倫修行,當受當事之知;實至名歸,反作了終身之玷。」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7-01-30
“名至实归”何时休

◎ 愕 然

  20121014日,《人民日报》第3版载文《莫言获奖名至实归》,文中如是写道:“这两部作品的译者叶戈罗夫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表示,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名至实归。”
  无独有偶。201458日《人民日报》第4版所载刘盛友先生文章《“杰出”的考量》中也用了“名至实归”:“中年如夏花之灿烂,如日中天,一些人成就卓越,称‘杰出’名副其实;老年如秋叶之静美辉煌,一些人硕果累累,贡献非凡,称‘杰出’名至实归。”
  这些个“名至实归”都应写成“实至名归”。将“实至名归”字序颠倒写成“名至实归”是本末倒置,使句意不知所云。
  实,即实际;名,即名声。“实至名归”的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譬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和;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再如钱锺书《围城》三:“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实至名归。”
  莫言著作等身,技艺高妙,影响深远,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真可谓实至名归!一些老年人老有作为,硕果累累,贡献非凡,称其“杰出”,也可谓实至名归!
  从逻辑上讲,也是先有“实至”,后有“名归”,不能是相反。所以“名至实归”于理不合。(此文发表于2014年第8期《咬文嚼字》,本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当地邮局订阅)

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596f60102uzc8.html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8-04-24
“名至实归”还是“实至名归”?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潘晨静 余雁舟

  莫言获得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后,101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莫言获奖名至实归”的新闻稿,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这两部作品的译者叶戈罗夫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表示,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名至实归。”但莫言获奖应该说是“名至实归”还是“实至名归”?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实至名归”。“实至名归”中,“实”是指实际的成就,“至”是达到的意思,“名”指名誉、名声、声誉等,“归”即是到来之意,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就自然随之而来。其语出于清代潘耒《遂初堂集别集·卷之一》中的《报资禅院记》:“学佛而以土水之事,事佛,戾乎佛者也;为僧而以屋宇之闳,庄严之丽,衒人,背乎,僧者也。自昔高流明心得旨之后,岩畔水边,草衣木食,不求人知而实至名归。相从学道者日众,至无所容,不得已而增修屋舍,又以檀信布施,无所归消则为庄严像,设引人皈敬其所,守者道而处世以缘,缘合则留,稍不合则褰裳去之,无所系恋。”又如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只因这一番,有分教: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顺便说一下,《汉语大词典》“实至名归”条下首例为《儒林外史》,说明编者认为“ 实至名归”语出《儒林外史》,我们举出潘耒的作品,而潘耒比吴敬梓生活年代要早,可见认为语出《儒林外史》稍嫌迟。
  “实至名归”现代使用例证则更多。如钱锺书《围城》:“问问王主任,平成确在湖南,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蛟龙非池中之物,还说什么三年国立大学教授就等于简任官的资格。”又如梁凤仪《九重恩怨》:“我的声调比他更愉快,说:‘啊,是吗?那真的太好了!我一直听皮尔赞老吉拿先生是很得力的帮手,实至名归。’”“实至名归”亦可作“实至名随”,如清代查慎行《三叠前韵答程佐衡》:“谈辞听奋发,仪度看修整;实至名斯随,有如灯取影。”
  “名至实归”一词,《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国成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均未收录,中国基本古籍库、北京大学CCL 语料检索系统(网络版)、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朱氏语料库等也均未发现其有古代使用用例,仅在北大CCL 语料库中发现 8 例现代汉语用例,其中4 例出自于报刊文章,如:“‘泉城’济南又名至实归。泉水穿墙入户,走街过巷,体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风韵。”另外4 例均出自于易中天《品三国》,如:“曹操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在处理人才的问题上他的态度就是名至实归、更重实际。”
  其次,我们再来看“实至名归”和“名至实归”的构成及语法特性。二词似乎均可以理解“实”“名”之间是顺承关系或是因果关系。然而我们看到:“实至名归”是先有“实”,后有“名”,即先有实际的成就,后由成就得出相应的名声、声誉,而“名至实归”则恰恰相反,是先有“名”后有“实”,二者所要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来看上文所引《报资禅院记》,文中“实至名归”所要表现的即是一位才识出众的人“明心得旨”之后,生活在“岩畔水边”,过着“草衣木食”的生活,其目的是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已“明心得旨”,但结果是所有人都知道其已经“明心得旨”,进而出现慕名前往“相从学道者”与日俱增的现象。
  现在再回到本文开头,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先写出了“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的魔幻现实作品”这个“实”,才有了“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个“名”,而不是先有了“名”才有了“实”。因此,《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和内容中的“名至实归”使用于理不合,均应改为“实至名归”。

  (《语文建设》199303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