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39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改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20-11-30
毛泽东改字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精准,经常亲自修改,锤字炼句功力深厚。

01 改“贼”为“氏”

  193655日,由毛泽东、朱德代表中共中央联名致电南京国民政府以及各党派、团体,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毛泽东起草)中呼吁:“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国具体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通电》中没有再提“讨蒋”“反蒋”口号,只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且更令人瞩目的是毛泽东将旧称“蒋贼”改为“蒋氏”,即将带有骂意的“贼”字改为平常、中性意思的“氏”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捐弃前嫌的博大胸怀,这一字之改在全国各界引起巨大反响。

02 改“夷”为“彝”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周代,中国(中原地区)之外的民族皆被蔑称为“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彝族”这个少数民族带有轻蔑意思地称为“夷族”。大家都觉得不妥,但一时不知改成什么好。毛泽东知道此事后说:改称“彝族”好了,“彝”是宫殿里置放东西的器皿,“房子底下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日子富裕了。”由此将“夷族”改称为“彝族”。

03 改《鲁迅全集》引诗

  19388月,《鲁迅全集》(精装20卷本)在上海出版,毛泽东托人通过地下党组织买了一套。收到这套《鲁迅全集》后,毛泽东经常抽时间秉烛夜读。他在阅读中,对原书中文字排版颠倒、错字、漏字之处均认真地加以纠正。比如:《二心集》中的《唐朝的钉梢》这一针对时弊的500字杂文中,鲁迅引用晚唐著名词人张泌的一首《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从,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查看《鲁迅全集》(1938年版)也正是这么印的。该诗中的“消息未通何计从”的“从”字,倘若单从词义上说,或许谁也不会认为它是一个讹字,然而从词律的音韵平仄来看,它确实是错了。酷爱并精通古诗词的毛泽东读到此处,敏锐地认定鲁迅引用的这个“从”字错了。于是毛泽东将这个“从”字改为“是”。后经《毛泽东与鲁迅》一书作者易严重查阅《全唐诗》(中华书局出版),“消息未通何计从”的“从”字,确系“是”字之误。

04 致函改布告

  1949425日,毛泽东致函《北平解放报》编辑,就同日发表他的《五四运动》一文存在的几处文字错误附上更正表要求予以更正外,还对同日广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的两个错字作了更正:“(一)第三条‘当承认其所有权’,‘当’字误为‘均’字。(二)第七条‘农村中的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是不合理的’,‘村’字误为‘民’字。以上两点务请各广播电台各报纸予以更正。各人民解放军政治机关印发这个布告时,务请更正为盼。”

见:https://mp.weixin.qq.com/s/T6cTu7ewdmk2pT1_ieulhg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