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生活中如果把别人的名字叫错了,起码说会让别人不高兴的。遇到这种事儿不知其他人会如何,反正我肯定会感到很别扭很别扭。这事儿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某种重要的场合,或者出于某些重要的人物之口的时候,那后果就不仅仅是使别人不高兴的问题了。
版主所说的那个部的名称,全称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去掉国名后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规范的简称是"外经贸部",2003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务院的内外贸部门合并)。
这类差错我也遇到过。无论是书刊校对还是新闻校对,当你的校样上出现名称(人名、地名、机构名、书刊名、作品名等)的时候,真的需要十分小心,不但要与实际相符,而且还要前后一致(比如有些虚构的人物的姓名)。
例如,从上世纪末以来,“陈世美”就成了一个经常见诸各媒体的经典人物,但是仅就我在各种校样中所见到的“陈士美”的次数就不啻上百!
至于据说今年10月份《新民晚报》赫然将国名印作“zhonghuaren命gongheguo”(我都不好意思打成汉字了。我见到的是该报的照片),以及在今年新闻校检会上听《光明日报》检校科长闲谈的时候说到,某报一篇重要文章竟通篇将我们的设计师的大名的“平”印作“干”,简直能让我们心惊肉跳了!
——这两件差错若发生在那个非常时期,前者,似乎正可套用“人‘命’关天”,而后者则也难免作为大案从重查处。这可不是玩笑。说严重一点,说校对每天的工作“临渊履冰”并不为过。
说跑题了,打住。